本溪:照顾母亲和弟弟 老太睡长椅十年(图)
75岁的杨云美给95岁的老母亲梳头,她说,妈在,家就在。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摄
75岁的她为啥每天都要睡在长椅上?“因为这样一睁眼就能看到母亲和弟弟的房门,有点啥事都能及时发现。”从父亲去世,杨云美32年没离开过娘家。
为了更好地照顾患病的弟弟、母亲和侄儿,她硬是在长椅上睡了10年。
记者采访时,双腿水肿的杨云美说,她希望自己“千万别得脑血栓那些不能动弹的病,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
32年没离开过娘家
“因为我答应过父亲,我不能把母亲和患病的弟弟给扔了。”
杨云美说,自己小时候也算是娇生惯养,“我和大弟弟差12岁,二弟弟和我儿子同一年出生。”
杨云美说自己的婚姻属于父母包办,“怕我不会干活嫁出去受气,就招了个上门女婿,父母都不在了,领了证搬来就算结婚了。”
然而,从1986年父亲去世,杨云美在这个家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原本由父亲扛着的担子落到了她的肩上。
“母亲没有收入,小弟弟有病,我在父亲身边,就告诉他,你放心吧,我不能把母亲和弟弟扔了。”从那以后,杨云美不再是家中娇女,一大家子的柴米油盐、大事小情都得由她来张罗,32年没离开娘家。小弟弟找对象、操办婚事都是她办的,真是又当妈又当爹。
丈夫撇下她和儿女离开了家
杨云美告诉记者,小弟弟小时候上山玩摔倒落下了残疾,“当时腿部骨折了,那时候家长管得严啊,回家也不敢说,结果时间长了就长变形了。”后来小弟弟又患上了癫痫和心脏病。
那个时候一家人住在本溪溪湖河东街道铁工社区旁的一处平房,母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太好,还没有收入,只有几百元钱遗属费。
“弟妹也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两口子那点钱还不够打针吃药的。”
杨云美在本溪平山区综合公司上班,收入还算可以,自然要贴补家里。好在那时几个人生活都能自理,有什么事杨云美帮着张罗就行了,还不算太累。
可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照顾“大家”多了,难免对“小家”就有疏忽,虽然儿女都很理解她,可是丈夫却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就有了别的想法。杨云美想了各种办法挽回,希望给儿女一个完整的家,可丈夫最终还是离开了。
睡10年长椅照顾母亲和弟弟
后来,这处平房动迁,2008年回迁,一家人分到了一处“小双室”,虽然也是在一楼,可生活毕竟方便了许多。
而从这时起,杨云美就开始在长椅上睡觉了。原来,杨云美把两个卧室分别给了母亲和弟弟两口子住,弟弟家的孩子才五六岁,杨云美把不到两平方米的小仓房改成厨房,把厨房打通改成了个厅,放上一张双人床,让小侄和孙子住。她自己把床边长椅铺上垫子和简单的被褥,当成了床。
杨云美儿女成家后都自己住,她觉得“钱都给娘家了,再不帮带孩子儿媳妇还不得生气啊”,就把孙子接过来和侄儿一起带。还是儿媳妇看她辛苦,条件稍好一点就把孩子接了回去。可侄儿也大了,杨云美还是住在长椅上。
然而不到一年,杨云美的弟妹也去世了。
口味不同 她一天要做七八顿饭
弟妹去世后,弟弟受刺激精神也不太好,每天几乎都把自己锁在屋里,不让任何人进去,侄儿也上学了,杨云美不但要承担家里的大部分花销,还要从生活上照顾到每一个人。
每天早起,杨云美第一顿饭是给侄儿做好饭送去上学,然后给母亲做,最后是弟弟,弟弟吃饭的时候她才跟着吃一口。等和弟弟吃完饭收拾完,母亲又饿了,“吃得少啊,就饿得快。”
母亲这顿再吃完,就快到中午了,杨云美还得到侄儿吃中午饭的小饭桌去看看,怕侄儿不懂事惹祸。她说,侄儿现在上初中,一直补课,“虽然条件不好,可是我就怕将来留下遗憾,别因为没钱补课耽误成绩。”
看完侄儿买菜回家,杨云美又得给母亲、弟弟做中午饭。
一天之中,也就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杨云美能歇一会儿,然后做晚饭。因为每个人口味不同,杨云美还得分开做,就说下个面条吧:母亲要放点肉,弟弟不吃肉,不吃肉放点葱花借借味,侄儿还不吃葱花。
除了吃穿住,杨云美最担心的就是怕弟弟摔倒。“白天他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出去,腿有毛病怕别人看见笑话。天黑才出去,这楼前楼后路还不平,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杨云美说,前些天弟弟又摔倒了,她和母亲两个人抬,一个抱头一个抱脚,可是抬不动啊,母亲毕竟都95岁了,她说“咱俩换个个”,两个人费了好大劲,才算把弟弟弄回家。
怕得病不能照顾母亲和弟弟
因为常年操劳,杨云美的健康状况也不乐观,心脏和肾都不好,眼底毛细血管血栓导致视力模糊,两条腿水肿,“这两天买年货,基本上是走一会儿歇一气。”
“女儿来我撸起裤腿给她看,她说别撸了,看着害怕。”
可是当儿子要领她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她又不肯去,“还是等过完年再去吧。”
她说自己最怕得脑血栓之类的病,不能动弹了,没人照顾母亲、弟弟和侄儿。
杨云美常说,自己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没能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有时光忙着照顾母亲和弟弟,没有给儿女太多的关爱;而孩子长大结婚了还要帮自己照顾亲人。
不过杨云美的儿女可不这么认为,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们从小就懂得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孝道”,55岁的女儿只要休息就来帮她干活,孙子几乎天天都要来看看。
铁工社区领导告诉记者,杨云美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每年都要聚在这个“小双室”里过年,其乐融融。“说到孝老爱亲,社区居民都给他们竖起大拇指。”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