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市冬季是如何除雪的?

22.01.2016  14:13

    札幌市是日本北海道首府,人口194万,是日本第五大城市。札幌市的面积虽然仅占北海道的1%,但人口数量和GDP却占北海道的三分之一还多。日本札幌市是沈阳市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2015年是两市结好35周年,前不久,两市签署了城市建设领域交流协议书,并展开了环保领域的合作。

    本期环保专刊介绍的是札幌市冬季是如何除雪的,希望其先进的除雪理念对沈阳的冬季除雪能有所借鉴。

    这是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亚洲一处专门为本报翻译的。

    萨萨拉电车

    融雪槽

    大型旋转式除雪机

    雪堆积场

    流雪沟入口

    砂箱

    札幌市的雪

    札幌市位于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属日本海型气候,冬季寒冷降雪量大。每年10月下旬降初雪,12月上旬形成越冬雪。冬季从12月至次年2月期间,积雪最深约1米,整个冬季的降雪量约达5米。

    札幌市的雪质细腻、不易融化。冬季的大量积雪给市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也为这个城市带来不同领域的资源。札幌市政府在使市民获得更加便利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冰雪的优势,打造冬季札幌的城市魅力。

    冬季除雪有对策有法律

    ●《札幌市冬季城建计划

    札幌市关于雪对策的基本计划始于1991年6月制定的《冰雪札幌21计划》。

    2002年8月,经修订后,制定了《札幌市雪对策基本计划》。

    目前最新政策为《札幌市冬季城建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实施期间为2009年至2018年,为期10年。

    计划共6项目标,分别是——

    1  确立冬季市民生活规则

    2  抑制排雪量

    3  确保除雪排雪体制

    4  张弛有度的冬季道路管理

    5  确保安全的冬季交通环境

    6  打造冬季文化等

    ●与冬季市民生活规则相关的法令、条例

    除了政府制定出详细的政策外,为确保市民方便、安全生活,相关法律中对冬季生活也有详细规定。

    例如——

    《道路交通法》规定,禁止向道路中扔雪;

    《河川法》规定,禁止向河川中扔雪;

    《下水道法》规定,禁止向下水井中扔雪;

    《札幌市建筑基准法施行条例》规定,为防止冰雪掉落带来的危害,屋顶需安装防止冰雪滑落设施;

    《雪地防滑轮胎粉尘发生相关法律》规定,在指定区域的未结冰道路,不可使用雪地防滑轮胎。

    政府负责主干道除雪

    札幌市的冬季生活及除雪工作基本由札幌市建设局雪对策室负责。

    根据道路标准不同,实行张弛有度的除雪管理方法。

    在主干道(6车道、4车道、2车道等连接城市间的高速道路及市内主要道路)除雪过程中  政府大力确保除雪质量,即使同一条道路也因市中心与郊外的使用差异不同实行不同的除雪机制。主干道实施除雪的同时,推进冬季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带动经济、观光等能够提升城市魅力的资源建设。

    在生活道路(通往各住宅小区的、路宽8至10米的道路)除雪过程中  政府努力保持除雪质量,解决除雪机器老化、除雪工作人员老龄化等问题,与企业、市民一同探讨更加有效的除雪方法。

    在人行路(有效宽度2米以上)除雪过程中  政府针对各地区的道路使用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除雪作业;对不法占道设施及屋顶的落雪提出整改意见。

    市民要自扫门前雪

    作为札幌市民,除了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相关除雪内容外,还要配合政府及时清理自家门口、车库附近的积雪;不随意扔雪;对政府的夜间除雪行为给予理解;参加冬季交通安全市民运动等。

    札幌市将原有的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行除雪的体制改为将除雪区域细化为以居委会为单位,各地区均设有除雪中心,进行除雪作业。

    除雪设施齐全

    札幌市重要的除雪基础设施非常齐全——

    ●70余处雪堆积场

    雪堆积场用来存放各处搬运来的积雪。札幌市内有70余处雪堆积场,计划搬入量每年共计约达1800万m3。

    ●7处融雪槽

    融雪槽是在大水槽中放入下水处理水或温水,进行融雪的设施,分担过多的雪处理压力,提高了除雪水平。其热源主要来自下水处理水、清扫工厂的余热、地方暖气的夜间余热等。札幌市内共有7处融雪槽。

    ●8处流雪沟

    流雪沟是利用地下的水路,通过河水或下水道的水将积雪运送到河边。流雪沟的正常运转对市内及周边地区的合作除雪起到了重要作用。札幌市内共有8处流雪沟。

    ●3处地区密集型雪处理设施

    地区密集型雪处理设施主要接收附近区域的生活道路积雪,将未经处理的下水作为热源,进行雪处理。札幌市内共有3处地区密集型雪处理设施。

    ●轻轨除雪专用的萨萨拉电车

    萨萨拉电车长7.82米,高3.94米,重11吨,可乘坐3人,车体前置竹刷每分钟255转,每年累计行驶距离为7000公里。

    严重积雪会掩埋轻轨轨道,造成轻轨电车无法行驶,因此,必须趁降雪还是新雪状态时及时清除。萨萨拉电车冬季期间每早4时开始工作,清除轨道积雪及残冰,因而成为札幌冬季轻轨电车每天运营的开始。

    冬季便民设施

    作为路面防滑措施之一,札幌市在繁华街路、地铁站前、火车站前等人流较密集处设置了砂箱。砂箱内有多个沙袋,市民可自行开箱取砂袋,洒向人行道,用于防滑。

    砂箱多由企业捐赠。札幌市每年招募捐赠企业,捐赠后,企业的名称将在5年内写于砂箱上。此外,企业还负责砂箱的撤出及夏季保管等部分工作。

    相关链接

    雪资源的利用

    利用

    冰雪热利用

    A

    冰雪热利用是将冬季的积雪、结冰保存到需要调节冷暖的季节,将其融解的冷水作为冷热源用于建筑物的冷气、农作物冷藏等。

    为实现跨季保存冷热源,需要大容量的冰雪储藏设施。虽然初期投资费用较多,但几乎不需要冷热变换的能源与成本,整体上极大地节约了运营成本。

    示例1  莫埃来沼公园

    位于东区的莫埃来沼公园是札幌市著名的景点之一。公园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玻璃金字塔。紧邻玻璃金字塔的贮雪库,贮雪量3160m3,约1580吨。每年6月至9月夏季期间,使用雪融化的冷水为玻璃金字塔室内以“热交换冷水循环方式”提供冷气。

    相比使用冷冻机,这一方法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了约30吨。

    示例2  山口殡仪馆

    位于手稻区的山口殡仪馆内也设有贮雪库,贮雪量5000m3,约2500吨。以“热交换冷水循环方式”为殡仪馆全馆提供约40%的冷气。雪融水的一部分储存在灌水用水槽,用作灌溉屋顶花园、绿植等。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一方法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了约50吨。

    利用

    B

    札幌冰雪节

    “札幌冰雪节”始于1950年,第一届吸引约5万人来访。1959年,大规模的雪雕制作打开了冰雪节在日本全国的知名度。1972年,第11届冬季奥运会在札幌举办,札幌冰雪节以“欢迎来札幌”为主题,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1974年以后,冰雪节先后制作了中国沈阳、德国慕尼黑、澳大利亚悉尼、美国波特兰等与札幌关系密切的外国地区雪雕,更凸显了其浓重的国际色彩。1983年,冰雪节加入冰雕内容,掀开崭新一页。

    2015年第66届札幌冰雪节于2月5日至11日期间举办并圆满落幕,共吸引国内外游客约235万人。

    沈阳市外办  阎齐伟  韩妮沙  编译

    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李海英  整理  魏爽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