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南在《辽宁工作》发表署名文章:《创新机制体制 坚持惠民便民 促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日前,中共辽宁省委主办的《辽宁工作》第7期发表了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大南的署名文章:《创新机制体制 坚持惠民便民 促进医改向纵深发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辽宁医改工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注重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实施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促进医改成果公平惠民。
一、扎实做好规定动作,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1.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群众“病有所医”有了制度保障。全省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率始终稳定在96%左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人均500元(其中政府补助38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实现全覆盖。门诊统筹、异地即时结算、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得到落实。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基本医保制度与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更加有效衔接,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线的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居民看病就医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
2.深化基层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全部由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64%的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共计减轻患者药费负担27亿。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核定编制3.4万名,实现人员竞聘上网,绩效工资较改革前平均提高40%以上,初步建立起发挥公益性的运行新机制。重点加强了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3.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运行新机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径更加明晰,在20个试点县的32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年底前全省91家县级公立医院将全部破除以药补医,实施综合改革。鞍山市和本溪市作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着手启动新一轮改革任务。建立有效的对口支援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4.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为深化医改提供支持和保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和完善了全科医生制度,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累计招生8060名,提前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大力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和全省统一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得到加强。
二、积极探索“自选动作”,拓展丰富改革内涵
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改的各项要求和部署的同时,我们还紧密结合辽宁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机制体制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深化改革。
1.以省属医院为突破口,提升公立医院治理能力。一是制定下发了《加强省属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行业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大型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在深化改革、疑难重症疾病诊治、医学科技创新、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二是每年投入资金3000万元设立省直医院临床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加强省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诊治能力的提高。三是积极探索医院管理和评价的手段创新。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三甲医院运行与管理排行,成为加强行业管理、引领医院发展、促进行业自治的重大改革举措。同时,将隶属关系不同的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管理框架内,顺利解决了医院全行业管理问题。四是政府引导推行医疗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充分发挥核心医院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继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模式,迅速提升基层医院水平。
2.以推进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和应用为切入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医改。为解决居民健康卡普及过程中资金紧张、应用单一等瓶颈难题,我们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和利用社会资金,推动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开发和业务协同,形成了政府推动、社会联动和群众互动的居民健康卡普及和应用建设新模式,实现70余家三级医院就诊“一卡通”,2014年发放居民健康卡600余万张。患者更多享受到了优质、便捷、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大医院候诊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0分钟缩减到4至5分钟。
3.以调整新农合政策为先导,探索构建“农村版”分级诊疗制度框架。2014年,由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新农合资金分级支付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择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推进建立县域内分级诊疗模式。依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通过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调整新农合支付政策以及规范县域外转诊程序等措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更多选择到乡、村两级门诊就诊,住院率首次开始下降。
4.坚持预防为主、医防结合,建立疾病综合防治新机制。成立了辽宁省慢病防治中心;试点开展“早防早治”项目,为抚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在辽阳实施高血压早期干预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效;发挥医院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优势,在二级医院设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加强人员配备,明确工作任务,坚持防控工作关口前移;2014年开始建立全省居民健康白皮书制度。对211个指标定期统计分析,并形成年度《卫生计生与人口健康状况报告》向社会发布。
5.坚持综合管理手段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办好《卫生计生手机报》,已为辽宁省6万名卫生计生系统管理干部开通该报,发刊近400期。获得“中国最具传播价值(行业)新媒体”大奖。二是办好“12320”卫生热线,并与12356阳光计生热线整合,使其成为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三是对各市及直属单位实施网上量化目标绩效考核,有效促进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新闻宣传工作上新台阶,是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唯一实现了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媒体公益合作的省份。五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六是充分发挥医学会等社会组织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第一,公立医院改革任务艰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社会办医存在“小、散、弱、差”现象,不能与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第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亟需筑牢。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的目标尚未实现,村医养老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第三,医疗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不高,城乡统筹需要加快进度。医保支付制度对规范诊疗行为、支持医改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商业健康保险尚未形成规模。第四,人才问题凸显。人才培养过剩与基层人才短缺的状况并存,基层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1.9%。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未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深化医改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和区域联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突破难点问题和发展瓶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