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记者会释放的新信号
17个问题,2个小时,从“单刀直入”开始,到“顾此就会失彼”结束。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结束两会的所有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
在这场记者会上,李克强对经济、民生、外交、政府治理等多个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李克强再度表明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强调了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性;对于金融话题,他明确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力争开通深港通;而在民生领域,他称“老有所养不会,也决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而对各界关心的去产能问题,他指出中国完全能够避免下岗潮;同时,对于外媒记者关心的问题,他给出了直接的回应。
定义“新经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阔别20年的区间GDP增长目标再度亮相,中国经济如何应对下行压力也是国内外最关注的话题。
在昨日的记者会上,李克强表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他同时强调,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李克强再次强调了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双引擎。他说,传统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产业化和城镇化决定了产业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在有效投资方面也还有很大的需求。在新动能方面,李克强进一步阐释了何为“新经济”,强调并非只有“互联网+”等时髦概念才算“新经济”。
根据李克强的定义,“新经济”同时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涵盖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农业生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不少经济界人士都曾分析称,“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事实上,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形势、稳增长重点、结构性改革战术任务、重要改革领域、惠民生要点和开放战略都做出了明确部署。随着中国建立“供需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在2016年,中国将“两端发力”驱动经济增长。
“像我们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会释放市场的活力。同时,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李克强还进一步提到,通过推进改革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是顶住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方面,“商事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群众创造性,但当前还有不少证照是没有必要的,今年要砍掉一半。”
金融监管“守土有责”
过去一年中国股市和汇市的波动,让金融改革的进展一时成为舆论焦点。果不其然,昨日记者会的第一个提问,就涉及股市、汇市以及中国的金融监管。而李克强的回应是,金融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
李克强同时提到了市场化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这两大金融界关心的主线问题。他昨日表示,股市、债市、汇市这些金融市场,本质上是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此外,他强调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当前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还是要按照已定的职能履行职责,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有观点认为,考虑到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多,目前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是要实现全覆盖;又因为金融市场产品之间关联度比较高,因此金融监管需要增强协调性,并且这个协调要有权威。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监管者需要时刻瞪大眼睛,炼就李克强提到的“火眼金睛”。
在点出大方向的同时,李克强昨日也透露出一个重要的“具体信息”。他表示,沪港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实践表明这一举措对两地都有好处,目前内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民生问题的“安民告示”
民生话题历来是两会关心的重点,在众多细节问题中,李克强今年特别就养老和医保这两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去年,地方养老金账户亏空的新闻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李克强昨日承认,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他明确表示,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
“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李克强说,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没有问题。他说,去年养老保险收支节余3400多亿元,累计节余34000多亿元,另外还有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万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所以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而在回应医保联网问题时,李克强称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具体来看,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此外,对于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下岗潮,李克强称,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产能,涉及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
外交聚焦与美俄关系
昨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纷纷向李克强发问,外交问题当然是外媒的焦点。
首先是正日趋白热化的美国大选。中美关系历来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李克强表示,不管最终谁当总统,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趋势。
李克强表示,中美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尽管存在分歧,但去年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远远大于分歧。
而中美关系往往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所关联。在谈到关于周边国家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中国始终主张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维护地区的稳定,实现睦邻友好,关键还是要靠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他说。
除中美关系之外,另外一大外交领域的焦点则是中俄关系。面对外媒记者提出的“俄中两国经济合作水平跟不上政治发展……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并不想投资俄罗斯,而仅仅对该国廉价能源感兴趣”的问题时,李克强强调,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而且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经常会晤,我们不仅是政治关系好,在经济方面也是有升温趋势的,因为我们在诸多领域都有多项合作。”
有外媒记者表示,今年总理记者会问题的尺度更大,落点更实,总理的回应也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