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带动万户就业脱贫 2018年底凌源79个省级贫困村摘帽

25.08.2016  19:41

 

  如果每个村都有一项稳定产业,每个村带动百名贫困户就业,那么凌源全市就会有一半的贫困户脱贫。为此,凌源市提出“一村一品”,全市22个乡镇分别编制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乡镇实际,全面实施。

  “我们有自己的手工艺品加工车间,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人口,尽可以来就业,我们的活儿不少,村民来这里打工就有钱可挣。”8月12日,在凌源市瓦房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千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三家村自凌源市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积极与帮扶单位取得联系,争取到来料加工业务,在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培训后,他们就可以用掌握的劳动技能,从事传统手工制作,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前,我们镇的8个村都有自己的独特产业,可以安排贫困人口到企业工作,实现脱贫。”瓦房店镇党委书记李长河告诉记者。

  今年初,凌源市提出到2018年,集中打好三年脱贫攻坚战的奋斗目标,实施“5610”扶贫模式,大打三年脱贫攻坚战和年度歼灭战。“5”即“五个全免费”;“6”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到位”工程;“10”即10个扶贫到户模式,分别是合作社带动扶贫、金融撬动扶贫、土地流转扶贫、光伏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工业企业扶贫、电商扶贫、就业安置扶贫、帮扶部门及社会帮扶和设立扶贫基金。

  10个扶贫模式,归根结底是要以产业为支撑。凌源市在推进过程中,结合实际,提出了“壮大一村一品产业,带动百村万户就业”的理念。凌源市共有146个村,到2018年底,省级79个贫困村摘帽,17037户30641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如果每个村都有一项稳定产业,每个村带动百名贫困户就业,那么全市就会有一半的贫困户脱贫。针对当地全市性大企业较少的实际,提出“一村一品”,全市22个乡镇分别编制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乡镇实际,全面实施。

  打造旅游扶贫专业村。刘杖子乡东房申村地处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2760人,近几年,东房申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00公顷,年产葡萄近3000吨,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靠此,农民人均增收4347元,约占农民收入的45%,该村还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在东房申村葡萄产业引领下,刘杖子乡的其他村葡萄产业也迅速发展,目前全乡葡萄生产面积达300多公顷,围绕葡萄搞旅游开发,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葡萄小镇。2016年,刘杖子乡开始为贫困户免费栽植庭院葡萄,每户到明年即可实现稳定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葡萄旅游产业带动了餐饮服务业发展,使贫困户脱贫有了基本保障。像刘杖子村这样的旅游专业村还有大河北镇南刘杖子村,该村已经有60%的户新盖了房子用于接待游客,贫困农民因此受益。三十家子镇裂山梁村、三道河子镇五道河子村、河坎子乡河坎子村、佛爷洞乡小河西村、瓦房店镇三家村、乌兰白镇十二官村,这些村的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其中三家村已连续两年举办大凌河旅游文化节、杏花节、农民歌手大奖赛,节日期间,每户农家院一天的收入最高的达到2万元,还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目前凤鸣山景区开发建设进度很快,该村的旅游产业前景无限。

  推进食用菌产业扶贫村建设。三道河子镇食用菌产业起步于2004年,近几年来以每年500栋的规模推进。截至目前,全镇三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冷棚数量达到3500个,建有冷库50多座,总库容超过1万立方米; 截至目前全镇共加工菌棒1200万棒,创产值4800万元,安排劳动力1000余人,其中,贫困户人口200多人。目前,三道河子镇食用菌发展已被凌源市确定为青龙河产业带中心区域,组建了永红和龙河源两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凌源市金茂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御峰”牌商标,产品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坐落于五道河子村的永红食用菌合作社党支部还通过金融撬动,开展扶贫。由党支部出资购买合作社生产的菌棒,合作社无偿提供土地、冷棚、冷库、技术指导。贫困人口出劳务,在获得劳务收入的同时还能得到村支部的经济补贴,今年出资经营15个冷棚,投资30万元用于购买10万菌棒及劳务费支出。同三道河子镇相同情况的还有刀尔登镇头道河子村和八道沟村、小城子镇杨大营子村、四合当镇奈曼营子村、三家子乡二杖子村和吴杖子村。

  巩固种植业扶贫专业村。乌兰白镇现有扁杏面积约700公顷。为使杏产业达到富民目标,乌兰白镇在三个村成立了扁杏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入社,或对贫困人口进行公益补贴;两个扁杏深加工企业也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在扁杏产业的带动下,乌兰白镇苗木生产如火如荼,该镇七间房村、乌兰白村、房申村已成为苗木生产的专业村,苗木销售面积扩及三省区。房申村陈景富的扁杏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21人,生产的“开口笑”杏核已经实现网络销售,成立的苗木合作社,计划收纳贫困户6户,鼓励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苗木种植。

  目前,河坎子乡有3个村、大河北镇有2个村、四官营子镇有2个村、松岭子镇有2个村、瓦房店镇有2个村开始发展经济林产业,全市以发展经济林产业实施脱贫村达到60多个。

  促进养殖业专业村规模化发展。杨杖子镇百牛群村地处青龙河畔,具有丰富的养鸭资源,且所产鸭蛋为纯绿色鸭蛋。目前,该村养鸭总量已达2万多只,成立了两个养鸭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该村注册的“青龙河鸭蛋”已经远销北京和河北等地大中城市。凌源市残联对该村的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养鸭知识培训,扶持残疾人贫困户养鸭。同样地处青龙河畔的大河北镇魏杖子村通过养鸭,带动了近三分之一农户脱贫。目前,凌源市禽类饲养专业村已达30个,养猪养牛专业村36个,成立了50多家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此外,凌源市正通过在十几个村发展光伏产业、在20多个村发展电商产业,开展特色专业村扶贫。各个专业村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入龙头企业、开展对口帮扶、强化专业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专业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