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宁在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2018年10月11日至12日,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这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次召开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方面的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柑橘、蔬菜、茶叶等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3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果菜茶机械化科技创新进展情况,湖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6个省份的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了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取得的突破和进展,分析了当前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面临的形势任务,并对开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新局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将讲话刊发,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李安宁副司长在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8年10月11日 湖北宜昌)
同志们: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为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2018年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方案》,将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列为八大行动之一,组织各地、各方面积极开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创新、试验选型、研讨培训、示范推广,掀起了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热潮!在“三秋”农业生产全面展开之际,我们在湖北省召开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进展,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工作,既是2018年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的一次标志性活动。这次会议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次召开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积极进展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引进、研发、示范和推广,果菜茶生产机具保有量和作业面积持续增长,我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
(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果茶桑”“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将果菜茶生产适用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在主产区布局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推动各地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农机化先进省份,已经把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列为农机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扶持、推进力度。许多果菜茶生产主产省份,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主要品种、重点环节机械化不断有新的进展。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江西、甘肃等地相继出台了促进果菜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规划或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重点,出台政策措施。2017年以来,湖北、江苏、山西、山东、上海、安徽、广西、四川、宁夏、福建、宁波等地安排超过4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引进研发、推广示范及标准化园区建设,支持、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果菜茶生产机械化进展十分明显。湖北省有些茶产区机修剪率达到了90%,蔬菜生产机械化耕整率达到了85%。江苏省林果业(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达52%。浙江省大宗茶类修剪、采摘机械化水平达到93%。
(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装备技术逐步突破
“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布局建立了柑橘、苹果、茶叶等机械化科学实验基地,组建了“林果与设施农业工程专业组”等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队伍,在柑橘、苹果、大宗蔬菜、特色蔬菜、茶叶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了农机岗位专家 12人,支持建立了“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机科技创新联盟”等,持续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技术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中设立了“ 丘陵山地拖拉机” “园艺拖拉机”“蔬菜生产技术与装备”“特色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等相关的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研究项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设立了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专项,将果菜茶生产新机具新装备列为支持重点。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国家统筹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果菜茶生产实际需求,着力推动 “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突破了一批重要技术和装备。山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涉及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立项约50项,占项目总数的1/4。大葱钵盘育秧机、大苗移栽机,大蒜正芽播种机、联合收获机及产后加工机械,以及多种型号的生姜收获机等机型推向市场。上海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蔬菜生产装备,研发的全国首台电动叶菜收割机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育苗成套设备、根茎作物播种机、蔬菜收获机、大葱收获机、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机(平台)、电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田间运输机、标准化设施大棚及附属设备、食用菌料装瓶(袋)机、水果分级机、果树修剪机(电动)、枝条切碎机等一批新装备列为多个省份的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产品,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三)示范推广不断加强,应用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形成了一批技术规范。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及《采茶机作业质量》《风送式果园喷雾机施药技术规范》《水果分级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20多项标准规范。江苏省研究提出了12个蔬菜、林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江苏常熟碧溪露地青花菜、山东惠民鑫诚露地结球生菜、北京延庆露地甘蓝、四川彭州露地胡萝卜等典型蔬菜生产机械化解决方案深受欢迎,北京市露地甘蓝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入选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上海市组织编制《上海市设施菜田机械化适应性建设指南》,针对不同种类的菜品和生产规模,形成了小型设施绿叶蔬菜机械技术模式、中大型设施绿叶蔬菜机械技术模式、低密度大颗类蔬菜移栽技术模式等三种蔬菜机械化生产主推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于青菜、鸡毛菜、苋菜、茼蒿、杭白菜、广东菜心、菠菜、结球生菜、甘蓝等绿叶蔬菜生产,极大促进了蔬菜生产机械化。
二是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培植了一批推广服务主体。各地加强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多方面支持,围绕当地产业规划和布局,创建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技术推广和作业服务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重庆市通过对果菜茶园进行宜机化建设,打造了2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四川等地支持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机采基地,推行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标准化基地,结合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大力推广茶业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累计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茶业主体购置大型农机400余台(套)。河南等地采取政府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茶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以订单收购的方式与茶农签订协议,茶叶生产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宁夏等地扶持蔬菜产销合作社组建蔬菜产业联合体,为种植户提供机械化生产等全方位社会化综合服务,促进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江西建立“科研机构+公司+基地”模式平台,协同开展果业机械科研、试验、开发和推广,推进果业生产和采后处理全程机械化。
三是推进培训指导,提升了技术应用的认知度。2016年以来,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林果与设施农业工程专业组和各地围绕果菜茶三大产业机械化发展,共举办各类研讨会、现场会、培训班1000余次,培训人数20多万人次,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演示宣传了各类技术内容和实施效果,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对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认识,推动了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果菜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88亿亩次(其中:中耕0.81亿亩、施肥0.5亿亩、植保1.25亿亩、修剪0.31亿亩)。果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接近30%、茶叶生产综合机械化率20%,相较前些年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果菜茶生产品种多样、农艺复杂,种植范围广、制约因素多,机械化难度比较大,我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尚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品种、环节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特别是采收、田间运输、产地初加工更是滞后。受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不多、农机农艺结合不够、宜机化的农田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等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发展。
二、切实增强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感责任感
果菜茶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6年,全国水果(不含瓜果、草莓、干坚果)面积1.95亿亩,产量1.81亿吨;蔬菜面积3.35亿亩,产量7.98亿吨;茶园面积0.44亿亩,产量240万吨,果菜茶生产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果菜茶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果菜茶生产,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袋子、茶罐子和广大农民的钱袋子,直接影响到满足广大消费者食物多样性的需求和对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需要,也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果菜茶生产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当前,我国农业已经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期。农业各领域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广大农民对农机装备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意愿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加快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提升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果菜茶稳生产、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
(一)生产机械化是确保果菜茶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
我国自然条件多样,果菜茶品种丰富。长期以来,果菜茶生产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规模化程度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民劳动观念深刻变化,果菜茶等农业生产“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蔬菜人工成本占到蔬菜生产总成本的59%,运输及贮藏过程损耗达到30%左右;苹果、柑橘、茶叶等大宗产品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均超过50%,已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和果菜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机械化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果菜茶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有效替代人工,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和提升生产能力,“机器换人”已成为破解“谁来种菜?”“靠谁种果?”“怎么种茶?”等问题的必然选择。必须加快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保障果菜茶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满足市场对果菜茶产品的需求,提升果菜茶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生产机械化是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为满足市场供应、提高果菜茶产量,我国果菜茶生产水肥药用量大,如化肥投入,果树亩均化肥用量是日本的 2倍多、美国的 6倍、欧盟的 7倍,蔬菜亩均化肥用量比日本高 12.8公斤、比美国高 29.7公斤、比欧盟高31.4公斤。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带来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也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益。同时对果菜产地尾菜、果皮果壳等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关注也不够。当前,我国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入了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保证更高质量更加安全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机械化能够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做到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作业,使水肥药种膜等投入品实现精准化、减量化使用,农业废弃物有效实现资源化利用,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加快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是减少果菜茶水资源、肥料、化学药剂等的使用量,促进果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果菜茶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迫切需要。
(三)生产机械化是增加果菜茶农收入的有力手段
果菜茶生产投入大,价值高,是许多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我国果菜茶生产大多集中在丘陵山区,多数贫困县和贫困村是高山蔬菜、特色林果和名优茶等集中产区,发展果菜茶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增产增收,也是诸多地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多样化、便捷化和品牌化趋势明显,对果菜茶产地加工分级、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地实践表明,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果菜茶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产增效;可以大幅度降低果菜茶生产成本,节支增收;可以有效支持果菜茶规模经营和产品产后加工处理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说,发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是新时期转变果菜茶生产方式,推进果菜茶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的有力举措和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支持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脱贫攻坚。
总之,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事关新时期果菜茶产品的有效供给,事关果菜茶生产的绿色发展,事关广大农民的脱贫增收,对拓展农业机械化的新领域,培育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动能,优化全国农业机械化结构布局,提升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发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
三、奋力开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新的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区域代表性的作物、标准化的果菜茶园和规模化的新型经营主体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主要抓手,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发展与农田基础设施宜机化建设结合、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与规模经营结合,加快突破薄弱环节装备技术,加快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技术示范推广步伐,推动果菜茶生产机械化迈上新的台阶,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打造率先发展典型
要结合实际,做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创设支持促进政策,统筹技术、资金、人才等保障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和扶持引领。要突出重点,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强示范引领和培训推广。要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统筹整合有关项目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县乡村整体创建果菜茶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推出一批率先发展的典型。要注重发掘各地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典型,及时总结推介新经验、新进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宣传,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营造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瓶颈技术攻关,增加装备有效供给
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需求分析引导,支持协同创新,组织指导产学研推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院所、企业研发生产急需、农民急用的果菜茶生产机械装备,加快突破田间管理水肥药精量施用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采收和产地初加工机械化难点,增强高效、节本、绿色、智能的果菜茶生产机械供给能力。要积极争取资金投入,组织好重大科技选题和项目遴选,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列项支持,创新资金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加快装备研发生产,推进技术创新和集成配套。要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技术示范推广资金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强化果菜茶生产机械新产品补贴试点、检测鉴定和试验验证,公开鉴定检测结果和试验验证数据,及时向企业和科研单位反馈相关信息,引导改进熟化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要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化岗位专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和各省专家作用,深入生产一线,围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需求,加强对各地的技术指导,开展重点机具的研制和技术集成示范。
(三)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构建高效技术体系
要建立完善农机农艺协作合作机制,加强农机、农技、特产、加工、植保、种子等部门联系和沟通,统筹协调解决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品种、种植模式、初加工方式等宜机化,促进品种、栽培、装备集成配套,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协调推进。要加强农机农艺专家的合作联动,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符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标准、生产作业规范,探索形成适应不同区域的果菜茶生产工艺、机器配套方案和操作规程,总结推出一批区域化、标准化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开展宣传培训推广。要用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品种栽培装备多学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合、联动,实现协同、协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为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构建提供解决方案。要积极配合种植业、畜牧业等有关部门,主动参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化立地条件
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定式,树立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四良”结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理念,主动发声,积极进位,努力协调,推动促成有关方面达成“宜机”共识,促使机械化适应性成为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的必要考量和必要目标,创造良好“宜机”条件,拓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要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建设,制定果菜茶种植田块宜机化整理改造技术标准,协调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及扶贫开发等相关资金,支持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组织对条件适合的连片土地进行宜机化整理,促使土地标准化和规模化,加快果菜茶生产机械化进程。要围绕高效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大棚等机械化生产,推进设施农业宜机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对标准化设施温室的支持力度,引导先进设施装备和高效生产技术投入生产应用。
(五)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社会化服务
要把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果菜茶种植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对象,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技术培训率先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等有效措施,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机具集成应用的试验田、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的演示场。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和规模化服务主体相结合,解决好他们在机具存放、育苗、烘干、冷藏、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用地用电问题,落实好购机补贴、跨区作业、税费减免、项目承接等方面支持政策,大力推进机械化与多种形式的果菜茶适度规模经营融合,既发展土地流转+全程机械化 “机农合一”的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又发展规模化农机服务+土地托管、订单作业、代耕代种等 “机农联姻”的服务集中式规模经营,促使机械化发展与果菜茶规模经营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在抓好传统耕种收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的同时,提升果菜茶产后初加工和处理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清选分级、烘干加工、储藏保鲜等专业化服务组织,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衍接,共享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红利。
同志们,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历史的必然,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凝心聚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加快提升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