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为国企改革振兴清障开路
正风反腐为国企改革振兴清障开路
———我省推动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全省各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5月21日,省委书记李希在省纪委调研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国企不能例外。
辽宁在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频频发力———
从落实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切实查办发生在国企的典型腐败案件;从对国企领导干部集体约谈,到开展国企案例警示教育……一系列密集的举措彰显着惩治腐败的坚定信心和力量。
今年3月19日,省纪委通报,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宝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6月19日被移送司法机关;4月1日,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常委、省监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万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6月23日被移送司法机关;5月12日,中共阜新市委常委、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福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国企反腐,警钟鸣响,震慑我省国企领域。
7月13日,“辽宁省国有企业腐败案例警示教育展”正式开展,标志着我省面向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案例警示教育正式开始。全省国有企业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将在这里接受思想的洗礼。用反面案例整风肃纪,在国企内部掀起震动。
7月28日,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省纪委召集省检察院、省监察厅、省国资委、省司法厅等领导班子成员与部分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进行座谈。
“在辽宁经济发展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林铎说,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国企的命运,关乎辽宁经济发展的未来,国企反腐实则在为改革清障,为国企振兴打开通道,为发展集聚正能量。
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今年7月13日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围绕“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已连发5篇评论,字字珠玑,透出中央纪委反腐兴企的思路。这一思路也为辽宁指明了方向。“全面从严治党,国企党组织决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林铎在国企党风廉政座谈会上强调。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魏举峰在辽宁反腐倡廉展览馆集体约谈百余名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强调国企党委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 “这是督促全省国企党组织加紧落实主体责任的信号。”国企干部谈及体会时纷纷表示,国企不再是一些干部的“自留地”。国企干部更不能忘了自己是党的干部,不能只管人事、资金和项目,更应履行好管党治党的职能,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今年,省国资委党委多次召开由纪委、监事会、财务监督、企业改革等业务处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围绕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董事会建设、加大监事会监督力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巡视工作等若干个方面,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旨在发现问题,点准“穴位”。
从7月31日到8月6日,记者深入到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公司等国企采访中发现,在我省从严治企的形势下,各大国企党组织已积极担负起主体责任,原来党委“一把手”的“重业务轻党建”的意识发生转变。
“强调党委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是干预公司法人治理,取代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经营的职能,而是在企业创新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负责人示范表率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国企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关锡友如是说。在国企工作了30多年,从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集团董事长的关锡友感悟颇深,即便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也离不开党委在国企发挥主体责任。
目前,在沈阳机床,一份《沈阳机床集团党委2015年度落实主体责任工作计划》在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手中传递。该计划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作风建设、源头防治腐败、选好用好干部等方面,确定责任内容、目标要求、具体措施等,使主体责任更加明晰。
东北制药集团也是如此。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海军介绍,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考核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确保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此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增强企业科技与人才竞争力。
“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监督力量和创造力量。”华晨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谭兆旭介绍。
在辽河油田,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了台账式管理。公司纪委按照党委、党政主要领导、纪委、纪委书记、班子成员和机关部门等6个类别,印发了1800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记录本》。记录本主要包括责任清单、日常工作记录和约谈记录等三部分内容,不同责任主体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的台账资料,年底进行考核。
从严治党,党要严管国企。目前,我省各大国企党委正在积极作为。在沈鼓集团,建立党风监督员队伍,每个基层支部至少选出1至2名责任心强、敢于负责的同志担任党风监督员,形成上下贯通、监督得力的纪检监察信息网络体系。在辽宁机场集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面推进党务事务公开。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坚持集体研究会议决定。辽阳石化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研究确定了党委主体责任的50条职责、纪委33条监督职责、党委书记15条职责、班子成员14条职责和业务部门22条监管职责。
国企惩腐执纪形成威慑
在大连市北良港,有序停放的运粮火车、正在装卸粮食的起重机和大型货船……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大连北良有限公司一派生机。而2014年之前,公司却是另一番萧条景象:年亏损上亿元,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2014年8月19日,省纪委对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大连北良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宫明程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鉴于宫明程涉嫌构成犯罪,将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坚持从严治企,把那些蚕食国有资产的“国企蛀虫”清除干净,还国企一个健康活跃、蓬勃向上的肌体。
十八大以来,我省查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腐败案件1015件,处分企业党员干部1123人,企业领导人员389人,占24.4%,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3亿元。
惩治腐败,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是在为国企发展乃至为辽宁深化改革清障。
一个月前,省纪委清网案件分析小组从我省查处国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中,选出52起典型案件、100名涉案人员,对其犯罪类型、成因等进行样本分析,总结出我省国企贪腐的显著特点,直指病灶,为国企诊脉下药。
“钢铁行业需要大量原材料,对每一环节的监管就成为重中之重;制造业国企人员犯罪调查中,采购和购销环节占据主流;交通运输行业中采购和工程建设招投标环节是犯罪集中点;石化行业全部涉及采购环节,应该在设备采购环节防范职务犯罪;农业相关行业全部为拆迁和征地补偿环节,因此,农村用地和拆迁补偿环节需要更加透明化。”报告中称。
坚持问题导向,国企反腐精准发力。从制造业、钢铁、矿山,到港口、机场建设以及金融系统,如今,我省惩治腐败的触角实现了全延伸、全覆盖。
因在国有资产处置和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采取直接侵吞和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等手段,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国有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抚顺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韩玉臣因贪污、受贿,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踩红线、踏雷区,沈阳铁路局哈大客专沈阳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原副总指挥王德凯,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己内酰胺事业部原经理程立泉,因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没收财产65万元。
伸手必被捉。无论是“巨贪”或是“蚁腐”,想心存侥幸逃脱法网,绝不可能。
“个别国企干部不守底线、逾越法纪,用掌握的国有资源进行利益输送,给国家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省纪委办案人员说,针对他们的腐败行为,全省各级纪检机关以前所未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压态势遏制国企腐败增量,打“虎”灭“蝇”,不再手软。
“越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对那些敢踩制度禁区的,越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执纪,这是一种态度。”鞍钢集团公司纪委书记许质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高压反腐、正风肃纪的清障过程中,我省各大国企,也在企业内部,推进制度建设和落实。
今年以来,鞍钢集团组织开展了公款办理消费卡、未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建培训疗养机构和会所中的歪风、违规“吃空饷”等专项治理。党纪处分110人,政纪处分110人,双重处分42人;处分副处级及以上干部达45人。
在辽河油田公司,将违规违纪处分与绩效考核挂钩,今年集团纪委立案16件,处分党员干部35人。公司又先后开展了燃料结构调整、市场资源配置和涉油涉气管理等14个效能监察项目,检查整改各类问题492个。通过纪律审查、效能监察,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
去年,华晨汽车集团下属公司的一名劳模,借“疗养”之名,组织34名先进员工外出旅游,铺张浪费,自作主张花费了2.7万多元公款。鼓励先进不能无视纪律,集团纪委对当事人予以降级处分。
如今,“24元钱事件”已成为东药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2013年3月,却是东北制药集团抓作风建设的开始。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海军刚上任不久,一张写着24元的材料报销单,经过层层审批,最后放在了他的案头。24元的物品采购还须董事长审批?细核之下,原来具体办事人员落写了一个“万”字。报销审批单折射出工作作风问题,企业开始对管理系统梳理再造,对重大事项、重大投资、重要人事调整、营销生产等重要环节进行风险防控,并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平台。同时,对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工作作风进行坚决遏制。集团又精简机构、出台“九条禁令”,从制度和管理上化繁为简,改变过去找制度需阅万字,签个字需过数日的尴尬局面。曾经一度巨额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彰显出国企正风肃纪带来的“红利”。
国企案例警示教育明示纪律警醒干部
三年前,如果没人在耳边亲自提醒“勤思贪念之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的话,那么,今天,每一个国企领导干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对于任何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从严治党离不开加强党性和纪律教育,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
“辽宁省国有企业腐败案例警示教育展”开展至今,已有3000人次国企领导干部前来学习、接受教育。预计全省200余家省(中)直国有企业和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领导干部万余名将陆续接受教育。
开展国有企业案例教育展,省纪委用心良苦。从发生在国企领域的案件中精选33起典型案件,从发案原因、案件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并一案一“点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用反面人物教育身边的人,挖掘人性深处的良知,旨在发挥教育育人的治本功效。
今年,省纪委制定了《关于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的方案》,研究和出台了案例警示教育的系列措施,并与省国资委合力研究国企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和特点,指出一些国企腐败行为往往混杂在合法的职权行使中,少数关键岗位人员虽然级别不高,但在行使对外委托、采购、承包等权力过程中频频触碰“红线”的案件规律,在全国首创对国企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专题警示教育。
“我非常后悔,无止境的贪婪把我一步步推向犯罪的深渊,不仅造成了家破人亡,还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我愧对家人,愧对党的培养。”国企服刑人员罗贵良的现场忏悔,让每一位在场的党员干部深刻反思。
为使国企案例警示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案例剖析,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教育读本等,扩大警钟长鸣的强大声势。
从“讲一百遍枯燥道理”到“抓一个具体案例”。近日,阜新矿业(集团)已把原董事长刘福祥的案件,作为教育身边的人的反面教材,在全集团上下学习。同样,在营口港务集团、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大连北良公司,高宝玉、宫明程的反面案例,带给国企干部更多警示。举一反三、检身正己,用身边腐败案例教育身边人,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省上下,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近年来,本钢集团及基层单位通过座谈、研讨等各种方式,借助报纸、电视、手机公共平台等多种媒体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累计近五万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0余次。全公司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实现廉洁教育全覆盖。
在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集团利用正反典型教育相结合,强化思想建设源头治理。省投资集团还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基层党务干部、纪检干部参加培训。沈鼓集团在员工范围内开展围绕“正心、正气、正德、正行”的廉政文化征集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参与活动,加强学习。在东北制药集团,高级工程师、终身员工安静娴一生致力制药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财富,给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带来无尽的思考。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为重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省国企重任在肩,抓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