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让幸福本溪有根基(图)

11.12.2014  11:45

  棚改新区程家小区沐浴在冬日阳光。特约记者/ 林林 摄

  拿到低保金很开心。

  高附加值产品在钢铁严冬中挑大梁。

  核心提示

  民意为天,民情为大,民生为本,这是本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的幸福感考量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首选答案。住房、城建、就业、养老、就医、最低生活保障……每年,都有一系列惠民政策在这座城市得以实施;每年,都有一系列为民承诺在这座城市变为现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桩桩件件民生实事,在让本溪民众享受到了今非昔比的生活变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党委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情怀,幸福本溪的根基由此日渐牢固。

   十年棚改再造新天地

  “让居者有其屋”。自2004年起,本溪市接连实施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被广大市民称之为“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

  作为老工业基地,本溪的棚户区由来已久,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是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产物,有些甚至是日伪时期所建。棚户区里房屋破旧、道路狭小、环境脏乱。据棚改前的一项调查表明,本溪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居民中70%以上为双下岗职工家庭,其中一些棚户区中低保户比例甚至高达70%至90%。这些家庭日常生活都靠政府救济,根本没有能力投资改建住房,更谈不上购买新房了。

  2004年,作为“一号民心工程”的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正式在本溪启动,并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程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对没有商业价值的棚户区土地,由政府操盘直接进行改造。

  但谁也未曾料想这一干就是10年有余。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了,5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又开始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也要动工了……随着一项项安居工程的实施,大片低矮破旧的住房消失在城市的框架里,大批棚改居民则住进了宽敞、明亮、舒适的“高楼大厦”。截至2014年,本溪市共投资91.5亿元,完成了拆迁彩北、竖井、河西、新立屯、千金等棚户区20余片,新建回迁安置小区20余处,新建住宅655万平方米,使11.92万户、35.76万市民享受到了“居者有其屋”的幸福。

  其实,棚改工程并非只是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单一行为,它对城市发展是具有综合性效应的。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本溪共新建道路13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完善;溪湖区外迁人口达2.1万人,搬迁企业107家,解决了城市“厂居混杂”的问题;通过棚改全市共腾空土地310.54公顷,土地预估总价值16.86亿元,解决了重点项目用地52.07公顷,土地价值2.08亿元,优化了城市用地结构布局,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织就民生保障网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因此,无论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还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无论是农村低收入者脱贫,还是城市棚户区改造;无论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还是提高供暖水平……只要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溪市委、市政府都从不轻视、从不吝惜地一件件去解决、去满足,下大力气“编织”完善的民生保障网,用行动不断向群众递交着一份份满意的“民生账单”。

  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达标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三补”;在全国率先建成5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农保”和“新农合”,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确保了全市21万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每年都会帮扶8万余人次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控制在4%以下;全市所有政府办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所乡镇卫生院和309所村卫生室均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市170万人口……涉及民生的各项保障标准,均已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整治街巷路和“摸黑路”、实施“暖房子”工程、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善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拆除城市乱搭乱建、升级改造城区农贸市场……温暖的感觉在城市中不停地流淌着,那份由心而发的关怀感动着每一个本溪百姓的心。而这种温暖正持续地从四面八方涌来。

   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近年来,本溪市民都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本溪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环境变化太大,拔地而起的楼群取代了大片的棚户区,城市道路变得宽敞平坦了,花草树木越来越多了,空气越来越清新了,夜景美起来了,住宅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了……随着本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本溪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溪规划建设了沈丹客专、通灌、田桓等铁路,规划建设了本辽、桓永、丹通高速以及沈本产业大道等一大批公路建设项目,使高速公路从96公里提高到206公里,一级公路由9公里提高到120公里,全市实现村村通油路。全市公路密度从29.5%提高到近50%。

  为了给本溪百姓创造更多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本溪市还投巨资先后改造和建成政府广场、火车站广场、治沉广场、枫叶广场、建设广场、文化广场、东明艺术广场、家居广场、科技广场等9个城市休闲广场,还先后改造绿化了望溪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平顶山等市民娱乐和健身的好去处。仅今年,该市就在投资228万元新建南园、北园、悦园、新城、金龙泉、西园、北光、馨园、东园、唐人街10个微广场的同时,又对枫叶广场、建设广场、市政府广场、治沉广场等投资170万元进行了绿化。对市区67条道路的行道树进行了新植、补植。街区公园建设、重要节点绿地及主次干路街边绿地绿化工程、太子河景观带枫叶广场慢行步道建设工程使城市景观布局更加立体。

  本溪市委、市政府还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高度,不断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先后关闭本钢一铁厂和100多家小煤矿等重点污染源,投资40多亿元上马100多个环保项目,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投资20多亿元开展了森林城区等生态工程建设……本溪市也因此先后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