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中心着力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科技含量
25.11.2014 14:38
本文来源: 气象局
一是分类编制各类重大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报告模板,提高报告的标准化水平。2014年,沈阳区域气候中心编制了输油管道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大纲、高速公路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大纲,并通过专家评审;制定了机场、码头、铁路、大型功能区等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方案。《核电工程项目大气扩散参数分析指南》(合作编写)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下发全国气象部门。《地下管道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指南》正在编写中。
二是尝试将模式、模型应用于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将CFD、PHOENICS等各类先进软件应用在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加强对各类气候可行性论证工程参数、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研究,给用户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技术含量。在承担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新校区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充分论证校区内建筑物布局对流场的影响,利用PHOENICS软件模拟校区流场状况,论证报告制作效果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在辽阳输气管道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认真做好规划审查,发现输气管道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埋深不够,有关公司调整管道埋设深度,避免了冻胀危害,实现了生产安全和节约资金。
2013年11月至今,沈阳区域气候中心已完成城市规划、机场、输油管道、码头、铁路等14个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审查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约1335亿元,涉及到18个领域96个项目,出具审查意见400余条,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作者:赵建云 编辑:赵梓淇)
本文来源: 气象局
25.11.2014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