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尖兵:5个日夜奋战在悲伤的江底
原标题:水下尖兵:5个日夜奋战在悲伤的江底
6月8日下午,南海舰队救援分队返抵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本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薛成清 摄
从热带海域进入冰冷而又悲伤的长江水底,是一种怎样的落差?
南海舰队执行“东方之星”失事客轮救援任务的41名潜水兵们,脑海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救人,救人!在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中,官兵们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未知的水环境,用意志力挑战着疲劳、失温、受伤和睡眠不足的极限,在5个日夜里,累计下潜1546分钟,打捞遇难者遗体22具,于8日结束任务乘机返回三亚。
6月2日早上8时许,当接到海军发出的搜救命令后,南海舰队抽调潜水作业能力最强的某基地防救船大队潜水分队,和某作战支队勤务船大队潜水分队,合计56人组成南海舰队救援分队,其中潜水员41名,携带冲锋舟、高清识别声呐、彩色图像声呐、水下切割机、水下电视、水下灯阵等装备,于当天晚11时46分抵达武汉,连夜乘车,于3日凌晨1时抵达监利县现场。
救人如救火,没有多少时间调适身心,潜水员就对照失事船只的舱室分布构造图,进入了昏暗浑浊水流湍急的江中,连夜展开水下摸排与救捞工作,复杂的水下情况果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们负责的区域靠江中方向,是水流最大的地方,流速达到3-4节(5.5-7.4公里/小时),人员下水后很难控制自己的姿态,在激流的作用下,供气管路随时有可能被破碎的舷窗玻璃划破。”南海舰队某基地潜水员周永生回忆救援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信号绳和供气软管3次被水下的变形钢筋绞缠,每次都要原路折返解开以后重新执行任务。出水后,周永生没有停歇,接下与水下队员进行地面联系的指挥任务,每隔40秒就要用电话和队员确认安危,“通过电话听到那边嘈杂的呼吸声和牙关打颤的咯咯声,我都替他们担心。”
抵达监利开展搜救的头两天,因为急于找到幸存者,许多队员吃不下饭,稍事休息就下水救人。
“一直很悲伤,想到有400多人还在水下等待救捞,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让他们出水。”某防救船大队潜水业务长、潜水员李刚告诉记者,由于救捞作业区水质混浊,能见度极差,完全靠手感,且水温只有十几度,黑暗、寒冷、未知的水下环境给救援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搜救难度。此外,沉船倒扣导致很多家具物品凌乱移位,加上水流湍急,水下障碍物横冲直撞,一旦绞缠住潜水员的供气软管,就是极大的危险。李刚连续三次下水,冒着体力巨大消耗的危险,打捞出4具遇难者遗体。当他上岸时,官兵们发现他的双手被玻璃划开了4道3厘米长的血口子。
屏蔽此推广内容 潜水分队一班班长李亮是第一次参与内河救援。这名习惯了南海清澈水环境的救援兵,首次面对浑浊冰冷长江水情,令他开始时感到恐慌,“我们都是夜间下水,几乎没有能见度,在水下会面临什么状况也是未知的,只能靠手摸排。”没有多少时间调适心理,李亮只能反复告诉自己,争取时机迅速找到幸存者,多救一个是一个。
5个日夜里,南海舰队救援分队先后进行了逐层逐舱搜索、沉船水域隔离带内水面搜寻、沉船附近水域江底搜寻等救援作业。
“每一次下潜找到遇难者遗体都很揪心,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李刚说,找到遗体后,潜水员都用双手抱着遗体出水,尽力保持着遗体完整,为逝者保留最后的尊严,给生者以安慰。(记者 孙婧 通讯员 骆以汉 薛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