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沿台堡城遗址 明朝曾驻兵383人
方形的基地为当时将士的营舍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刘洋 摄
考古发掘出多种古代冷兵器
镞
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用于弓箭最前端。
蒺藜
四角,其中一角向上,用来阻碍敌军的人马通过。
弹丸
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450年前的明末部队是如何驻防的?士兵使用何种武器?
近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丹东江沿台堡城址考古发掘详情,还原450年前的驻军写照。
因修建三湾水库,江沿台堡城址位于库区内,省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并出土了大量的明代建筑构件、生活用品以及兵器。
辽东长城最东端的堡城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的这座古老堡城,还原这座明代时期的堡城以及驻军将士的边关生活。
一位当地居民于先生告诉记者,40多年前城墙保存得相对比较完整,外貌与长城相似,顶宽6米左右,底宽9米左右。
站于这座城址远端可以观望到,这座城址为长方形,除北面城墙保存完好外,其他三面城墙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只能隐约看出城墙的地基。
记者从丹东市博物馆相关部门了解到,这座古城修建于公元1565年明嘉靖年间,是为了抵御外患而修建的军事驻地。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北方与游牧民族的交界一线修筑长城,并设九个边镇设防。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入边境的通道被外患打开两处,于是在此处修建了这座堡城。这座堡城还下设12座墩台,一个屯兵站。这座军事城堡当时驻守官兵383名。
据丹东市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江沿台堡是辽东长城最东端的堡城,这座堡城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后来又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10余米深井至今仍有水
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35米。全城开有一门,位于南墙中部,城门外设有瓮城,城墙为夯土外包石结构。东部为一独立单元,三间,应为高级别将领办公和居住的所在地。关帝庙位于城内北部。
28座小型房址排列规整,墙体由石块或青砖垒砌而成,设有灶、烟道及烟囱,应为边关将士的日常住所与生活区域。
此外,位于城内有水井1眼,深达10余米,一直沿用至今还有水。
明代马掌钉在我省极少见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江沿台堡城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以及军械。建筑构件以布纹板瓦数量最为大宗,此外,还出土有花纹砖、素面砖、连珠纹压带条、鸱吻、莲花纹滴水及瓦当等。
生活用品主要为瓷器,另有少量的陶器、铁器、铜器、骨器及石器等。瓷器主要有缸、罐、碗、盘、碟、杯、盏。铁器种类极为丰富,以镞及钉最为大宗,此外还有锹、剪、刀、带扣、马掌钉、甲片、蒺藜、弹丸、铃等。铜器除铜钱外,以簪最为常见。石器主要为磨石及砚台。
在此还出土了马掌钉文物,据该位考古人员介绍,在辽宁地区发掘出明代的马掌钉极其少见,当时对于战马的装备明代领先于北方边关的其他势力。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