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市生活中的污染——今年过年我们选择环保模式!(二)
现代生活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也制造着危害健康的污染物质。但许多人常常会忘掉这一点,忽略各种危险的污染源。
在此,我们将列举日常生活中几类常见的污染物质,提醒读者注意和重视,尤其是过年期间,我们更应选择环保模式,尽可能地远离这些污染源或者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这些含有污染物的物品。
“年”
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辛辛苦苦一整年,好好过个年,这是时下许多人的心愿。
你想过怎么过年吗?回娘家,走婆家,你来我往,买年货,送年货,放烟花,吃好的喝好的尽情玩,尽兴乐。在很多人心里,这就是过年。
而一些环保人士则建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反思过度消费、过度消耗资源的问题,今年过年我们不妨选择低碳又环保的过年模式,比如拼车回家,比如坐公共交通工具走亲访友,比如拒绝过度包装,比如将废旧的包装盒再利用,比如有节制地燃放烟花,比如将家用电器开启省电模式,采用节能灯,人走灯关,不看电视立即拔掉电源……
其实,环保的过年模式可以有许多,只要你想了,只要你行动了,你就会成为善待环境的达人,地球的绿色银行就会为你存上一笔财富!积少成多,你就会变成善待环境的大富翁!
这里是我们精心为大家采撷到的一些环保过年模式的样本,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环保达人!
餐巾纸 真的安全卫生吗?
人们使用餐巾纸原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但是如果餐巾纸本身不可靠,那就事与愿违了。
专家指出,由于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使用农药,因此诸如稻草、麦秆等纸原料中往往带有农药残留物。
有些厂家在纸浆中还掺入了一些回收纸,虽然也经脱色处理,但铝、镉等有害物质仍留在纸浆中,回收废纸中的不洁物及有害物质、微生物等,并非都已洗净。
除此之外,在餐巾纸的生产、包装、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不够科学严谨,也是造成污染的根源。
一般情况下,餐巾纸容易受到致病性化脓菌、大肠杆菌、真菌及肝炎病毒等的污染而引发痢疾、化脓感染、肝炎等多种传染病。
涂改液 将会“涂改”生命!
目前学生们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吸入二甲苯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嗜睡、恶心等症状;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侵害人的神经系统,会引进困倦头晕、神志不宁、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等症状。
有人曾把蘸有少量的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抽搐而死;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五至八分钟,五天内小白鼠发生惊慌不安,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且体重下降的症状。
鉴于这种情况,科学家提醒人们不要再使用涂改液。
荧光屏 可能产生致癌气体哦!
电视机和计算机等荧光屏会产生一种可能致癌的有害气体,这是经德国科研工作者研究证实的。
据介绍,这种有害气体叫溴化二苯并呋喃。
试验表明,一台电视机连续使用三天后,在房间内测得这种气体的含量相当于在一个十字路口测得的溴化二苯并呋喃的含量。因此,科学家建议人们,看电视时尽量离电视机远一些,放电视的房间要保持通风,尤其电视机经过苦干小时使用后,一定要对房间进行较长时间的通风,如果是新电视机就更应该这样做。
过年在家使用电脑,也要尽可能让电脑离眼睛远一些,或者用过一段时间后就离开座位望向远方,不要长时间地坐在电脑旁。
自来水中的“死水” 你听说过它的危害吗?
春节假期出门在外或者去父母家过年,可能几天不在家,当您回家后,第一次拧开水龙头时,有时流出的自来水往往泛着黄色。
专家分析认为,自来水泛黄的原因,是由于水管中长时间不流动的“死水”,与金属管接触后,受到金属物质污染所致。
据分析,这种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既不可饮用,也不宜漱口刷牙。此外,停用一夜及不经常用的水龙头,在“死水”的作用下,还可能窝藏名为“军团菌”的细菌,这种菌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源头。
所以,早晨应先将这种“死水”放掉,待流出清澈的水后方可使用。
清晨开窗 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不少人习惯于清晨立即开窗,以为这样可以将外界的新鲜空气放进室内。殊不知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由于地球上每天有500万吨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层中,而清晨恰恰是空气污染的高峰期,此时开窗换气对人体显然不利。
保健专家告诉我们,开窗换气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00~11:00时或下午14:00~16:00时,因为这两段时间内气温已经升高,逆流层现象消失,有害气体也已散去,此时开窗换气最为科学。
特别是过年期间,很多人都放鞭炮,燃放鞭炮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因而建议过年期间更不要早早开窗。
荧光棒 用完就立即扔掉吧!
美国一杂志指出,儿童玩具“荧光棒”在使用之后,应立即丢弃,避免儿童因不慎而遭受到荧光棒的伤害。
据悉,此杂志接到投诉并且经过测试后发现,荧光棒的成分包含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低毒性,如果不小心折断,人接触到外泄的上述化学物质,应该迅速冲洗、就医。如果不慎误吸或是触碰,会引起恶心,头晕、麻痹甚至昏迷的反应。
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李海英 摘编自《沈阳微环保》 魏爽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