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多个楼盘喊出“限时不涨价”
楼市一揽子新政出台,沈阳商品房要闻风涨价?
昨日,记者获知沈城多个楼盘借助“330楼市新政”调整销售计划,祭出类似“36小时不涨价”、“不打烊抢房”、“限一周不涨价”等活动。但在一些房产资深人士看来,营销手段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楼盘纷纷抢新政风头
楼市新政给地产界注入一针兴奋剂,新政出台后的几天,沈城的开发商都在忙什么?答案是开会、讨论,研究新的营销政策,而后“喊涨”声四起。
3月31日上午,即有一开发商高调宣布至4月2日零点前,36个小时内“不涨价不打烊”,言外之意36小时后即会涨价。另一家开发商宣称其旗下沈城十个楼盘承诺“不涨价不打烊”,以方便客户抢房。与这两家的高调不同,一家以低价著称的开发商则温情表示“基于社会责任暂缓涨价”,但迫于压力暂缓涨价只限一周时间,涉及的项目包括沈阳、大连、海城、哈尔滨等城市。
不过,于洪、和平区长白岛、浑南区等地的多个楼盘宣布4月份涨价,幅度从100元至300元/平方米不等,但否认涨价与“330新政”有关,而是公司“既有计划”。
买家冷静面对突发涨价
因为关注了某开发公司的微信,陈光得知一楼盘要涨价的消息,特意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这家位于浑南的楼盘看了看,感觉是“失望至极”。
陈光说:“往抚顺方向,本来就够偏僻的,无论是交通配套、生活配套都不理想,销售顾问表示几天后每平方米要涨200至500元不等,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底气何来,你有涨价的权利,但我也有不买的权利。 ”
昨日中午,在于洪新城某个宣称要涨价的楼盘售楼处,只有三组顾客在与置业顾问交流,并没有预期中的热闹景象。正在看房的李女士表示,她从售楼员口中得知未来要涨价的情况,但毕竟房子是百十万元的商品,不可能因为他们说突然要涨价几百元就马上签协议,还是会多对比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后再做决定。
涨价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沈城房产界资深人士何祥俊认为,看起来力度很大的楼市新政,其实是对过去偏严政策的松绑,使市场回归理性。在刚需拉动住房消费乏力的背景下,重点放松改善性需求的限制,有助于稳定市场消费,防止楼市大起大落。
而香港联祥置业总经理杜宏鹏说:“虽然有个别项目可能借利好涨价,但沈阳房价大范围上涨的空间并不具备,一些阶段性的涨价可以视为营销手段,可以对现场客户造成紧迫感,促使客户快速下定,可以理解为一种战术手段。”杜宏鹏表示,在二套房贷首付6成降4成之前,已经有不少开发商通过垫资等手段透支了部分利好。尤其是二手房营业税免征年限缩短至2年,会使二手房投资性和流动性加快,短期对一手房形成竞争压力,长期也有利二手房业主卖旧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