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房价格同环比跌幅 今年首次出现双双收窄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胡海林报道 刚过去的5月,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均价7183元/平方米,环比4月微跌8元/平方米。
昨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全国百城5月房价指数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9元/平方米,环比由跌转涨,上涨0.45%。其中沈阳环比跌0.11个百分点,但值得关注的是,沈阳5月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环比、同比跌幅双双收窄,这在今年尚属首次。
从去年8月起,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环比跌多涨少,而同期同比跌幅则持续呈扩大之势,从最初的同比微跌0.50%逐月扩大至今年4月的9.57%,相当于房价一年跌幅接近10%。而5月,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同比下跌9.47%。
在本期报告中, 5月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减少了8个。省内城市除沈阳外,大连、鞍山、营口四个城市表现各不相同,大连、鞍山分别环比上涨0.55%、营口则环比下跌0.72%。四个城市5月房价同比均为负增长,其中大连同比下跌12%最为显眼。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表示,随着货币政策利好继续加码,地方层面也紧跟中央步伐,积极出台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政策。加上新一轮降息为楼市回暖再增动力,住宅整体成交量平稳释放,不同城市继续表现分化,但百城价格指数环比止跌,同比跌幅收窄。
而对于后市,他们认为楼市整体回暖趋势明朗,但部分城市库存压力较大,供求关系仍较紧张。地方政府应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城市实际情况,出台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楼市政策,积极促进房地产消费。同时,房企应继续优化推盘与定价策略,积极去化库存。
相关新闻
5月一线城市房价飘红房价回暖推手都有哪些?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不仅不少城市楼盘成交量迅速放大,整体房价也微幅上扬。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昨日发布的“百城房价”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环比由跌转涨,房价上涨城市增至48个,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环比全涨。
缘何多地楼市“红五月”行情显现?业内人士分析,除宽松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托市效应逐步释放外,股市溢出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一线城市楼市交易量的推手,投资性需求入市现象有所增多。而随着成交量回升,后市房价上扬概率进一步增大。
多地楼市又见“红五月”
在3、4月份市场复苏铺垫下,5月份不少城市楼市出现了“红火”行情。据数据显示,仅5月前24天,54个城市住宅签约总量达194909套,环比上涨8.3%,其中一二线城市涨幅尤其明显。
以北京为例,机构统计称,扣除保障房及自住房后,5月份纯商品房住宅成交量创下年内新高,相比4月成交套数、面积分别增加了13.2%和18.8%。深圳、上海、广州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也有不同幅度上涨。“各线城市楼市成交分化明显,部分城市5月份的市场成交量其实比4月份要低,但在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楼市已可以定性为‘火热’。”上海分析师严跃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回暖已成为目前楼市的主旋律,表现出“量增价稳”的阶段性特征。
后市房价上扬概率增大
随着5月份楼市成交量的回升,部分城市开发商开始试探性调价,或减少折扣力度,或小幅上调售价。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18日到24日期间,其监测十大重点城市44个老推新项目中,有一半出现价格上涨,另外12个纯新盘项目价格也整体上涨或持平。
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数据也显示, 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9元/平米,环比由跌转涨,涨幅为0.45%,同比跌幅收窄。此外,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至48个,而4月份仅为39个。其中,近来因房价“跳涨”备受关注的深圳涨幅位居首位。“决定房企涨价的动力,主要是库存与资金及供求的因素变化,依照目前成交情况看,一二线城市房企肯定会借机涨价,而三四线城市房企则会考虑到市场情况暂缓,或随时准备调整价格。”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析。
不过,严跃进认为,房企此时涨价并不合时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盲目涨价,而同行竞争对手仍暗中降价,很可能带来潜在客户流失的风险。因此,房价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上调,但整体上扬概率增大。 ”
谁是市场回暖背后推手?
在业内人士看来,楼市 “红五月”的出现与近月来降息降准等诸多宽松性政策扎堆出台、潜在需求逐渐释放密切相关。 “楼市政策已进入宽松时代,今年以来,超过30个城市对购房进行财政补贴,北京、上海等百余个城市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分析师张大伟指出。
在经过这一系列信贷政策调整后,目前五年以上商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和公积金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据数据显示,从最近20次房贷利率变化看,这两项数值甚至低于2009年历史最宽松时期执行的5.94和3.87。
值得关注的是,受利好政策影响,随着首次置业、改善型等刚性需求的释放,投资性需求入市现象也在增多。谢逸枫介绍,在当前进入楼市的投资性需求中,部分正是由股市转入楼市的买家。
而机构更分析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短期托市效应后,股市溢出资金将成为下一阶段拉动楼市交易量的推手。“股市宽幅震荡背后必然引发前期获利资金的出逃,与股指的高风险相比,楼市的稳健将成为投机之后固化资产、保值增值的首选。 ”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