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区喜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9月19日,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沈河区喜获中央综治委颁发的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的荣誉称号,成为沈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从老百姓的所盼所需出发,沈河区将平安理念延伸至庭院、楼道及家庭,努力构筑小微“平安细胞”,积小安为大安,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让幸福感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得到升级。
实践中,沈河区倾力打造“三安联创”式社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区15个街道、111个社区广泛深入开展了“平安庭院”建设,通过平安家庭、平安楼道、平安庭院“三安联创”,努力将平安触角延伸至楼院和家庭,守护好老百姓家门口的第一道防线,彻底解决居民群众家庭和房前屋后的平安隐患。截至目前,沈河区已完成276个平安庭院建设,占全区598个可封闭庭院的46%。
以“平安家庭”为细胞,通过“平安卫士进万家”工程,实现“互联网+防火+防盗”的安全信息化管理。即便外出时,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家中情况,及时遏制安全隐患。同时,全区276个“平安庭院”中家庭门磁系统覆盖率达100%。即便是南塔街道民富社区这样的老旧小区,房价也蹭蹭上涨,房产中介告诉租客:“租这个院的房子特别安全!”
以“平安楼道”为路径,针对老旧小区楼道内杂物堆积、居民群众摸黑回家等安全隐患,沈河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每个楼道雨搭灯和楼道灯100%的亮化率。在丰乐街道溪林社区,楼道内绘制的平安图画和平安提示贴,潜移默化中培养居民的平安意识,警戒、震慑犯罪;设置的“便民小憩凳”加上窗明几净的楼道,让居民们在枯燥的爬楼之余可以稍事休息。就这样,昔日的安全隐患区域变成平安建设的景观和阵地,为居民提供平安服务。
以“平安庭院”为前沿,沈河区加大了平安硬件的投入力度。实现了监控天眼无死角、小区院门全闭合,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和综治民情服务站,开通了警务一键通,实现了服务百姓的“平安最后一公里”;打造居民唱主角的创安机制,政府由“唱戏”变“搭台”,凝聚民意、积聚民力、集聚民智、凝聚民心,实现“使民安”到“民自安”的转变;全力彰显“大平安”文化,通过画廊、广场、雕塑、展厅等载体,使居民群众由内而外地感觉到平安、幸福。在大西街道涌泉社区,居民群众全程参与“平安庭院”建设,对于平安宣传展板、宣传长廊及平安雕塑的设计、制作及安装,社区居民、老党员、保安和保洁等志愿人员及区域内企事业单位都在踊跃参与、献言献策。目前,由老党员、工人、教师、保安人员等组成的平安志愿者每天巡视庭院,居民群众自觉守护平安家园。
平安沈河建设至今,沈河区曾创造了连续214天无命案的记录,各类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同比大幅下降,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张晶
特约记者刘蓉
编辑: zfw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