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的钱花哪了?三分之一都花在“吃”了
虽然每个月都开工资,但在沈阳,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感觉钱越来越不禁花。面对“月光族”阵营的不断壮大,大家不禁想问,咱们沈阳人的钱究竟花哪了?16日,记者从沈阳市统计局提供的消费大数据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10933元
今年上半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0元,同比增长6.5%,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3.8倍。在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沈阳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7%。不过,从增幅上来看,财产净收入、经营净收入的增长都在10%以上,远远高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据了解,长期以来,沈阳人通过对自己动产或不动产的交易、出租等方式来获得财产性收入,但随着金融产业的成熟,人们逐渐增加了新的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消费方面,上半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33元,同比增6.8%。而与10年前相比,沈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3倍。
衣着类消费只位居第四位
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大数据,“吃”占到了沈阳人花钱的大头儿,在总花销中,食品消费占到了32.7%,几乎是全部花销的三分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教育文化娱乐(15.6%)和交通通信(15%),而看似应该排名靠前的衣着类消费只位居第四位(13%)。其余的花销则分别是生活用品及服务(9%)、医疗保健(7%)、其他用品及服务(4.7%)和居住(3%)。
与10年前相比,沈阳人消费结构已发生变化,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从10年前的第五位一跃上升到了第二位。而在各项花销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增速是最快的,同比增长15.1%。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城镇居民家庭不但加大了在校学生的校外培训,而且不断为自己充电,成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同时,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思想观念改变以及出行的方便快捷,更多的家庭利用节假日享受周边短途休闲旅游,带动文化娱乐支出增长。
这些消费数据是咋来的?
那么,这些消费数据是咋得出来的?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是从记账户中收集而来,目前,全市记账户的数量已达到2000余户,这些记账员都是随机抽取的,代表了全市各行各业、各个收入层次的居民家庭,而为了增强样本的代表性,减轻记账员长期记账的负担,样本定期轮换,按现行方法制度,除了每2年要按一定比例进行“轮换”,还要每5年重新抽选记账家庭。翻开记账本,里面密密麻麻填满了“现金支出账”,包含“支出项目摘要”、“计量单位”、“数量”、“金额”,家里的每一笔支出,哪怕是买一包方便面的钱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些花销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据介绍,每个社区都有一名住户调查督导员,他们会上门对记账员进行记账辅导,帮助记账户家庭学会如何登记住户调查日记账和季度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