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全力战霾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人类同污染之间的较量,需要智慧、勇气、耐力和定力。
面对突然而至的严重污染天气,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应对,努力将雾霾影响降至最低。
截至11月11日12时,沈阳市空气环境质量AQI为129,PM2.5浓度为98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11个国控点位环境空气质量东陵路、森林路为良,南十东路为中度污染,其他国控点位环境空气质量AQI为105-145,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出
受近期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沈阳市近期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
●11月6日、7日 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为重度污染、严重污染,AQI分别为216、394;
●11月8日 更是出现了AQI达到极限值500的极重污染天气。
针对沈阳市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情况,沈阳市环境监测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会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决定,11月8日10时30分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预警。在AQI为500的重污染天气持续出现12小时后,根据沈阳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对未来48小时预测结果,于11月8日15时30分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升级为一级红色预警。启动升级预警信息均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传达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各区县(市)政府。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及沈阳市未来两天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结果,沈阳市环保局与气象部门密切会商,及时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级别,于11月9日6时将空气污染一级(红色)应急响应降为三级(黄色)应急响应,同日下午15时30分升级为二级(橙色)应急响应。
七大措施应对严重污染天
针对沈阳市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部署。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召开包括公安、气象、建委、教育等部门参加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紧急调度会,各部门严格按照《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
1 对全市39家大型工业及燃煤企业、大型工业园区实行减产限产40-50%
2 对沈阳市16家国控重点企业全部实行环境监察人员驻厂监察,确保企业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大型货车禁止在三环内区域行驶;全市建筑工地全面停工
4 开展全市各类大气污染源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5 中小学不停课但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6 通过省、市各级媒体及时对外发布各项应急响应信息和应对措施
7 沈阳市气象部门时时监测气象条件变化情况,为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预案规定大型燃煤企业立即使用低硫份、低灰份洁净煤,禁止沥青熔化作业和露天烧烤
11月9日上午,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召开了应对雾霾工作紧急调度会,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应对措施实效。
截至目前,市环保局按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作要求及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紧急部署,全市环境执法人员依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即时发布的环境质量信息及各区企业在线数据情况,加大执法力度并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全市环境监察人员全员上岗,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56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1台次,检查企业375家,立案查处8家。
环保部通报,预计11月10-14日期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主要城市区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受供暖期污染排放影响,东北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
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污染天气来临的时候,沈阳市各部门将加强联动,竭尽全力,力争将雾霾影响降到最低。
厄尔尼诺强度逼近史上最强
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沈阳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18.4℃,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强度指标大于等于16.6℃),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2016年春季,可能在2015年11-12月达到峰值。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风的强度决定着冷空气的强弱。今年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冬季风偏弱,有利于我国冬季偏暖。由于引导冷空气南下的经向环流相对减弱,大气环流有利于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资料,2015年11月6日上午开始,沈阳地区出现重度污染。分析此次重污染天气形成主要原因为:
●水平方向风力较小 11月6日开始,沈阳地区受较弱气压场控制,水平方向风力较小,为1~2级,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水平扩散稀释。
●垂直方向出现逆温 11月6日20时至10日08时,垂直方向上,近地面3km以下出现多个逆温层,逆温层形成后近地层大气稳定,垂直运动受到抑制,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稀释,致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在近地面层堆积,增加大气低层和近地面层的污染程度。
预计未来两天沈阳市有中度霾,最高气温8~10℃,最低气温-4~2℃,东北风转西南风2~3级。
未来天气预报为12日白天和夜间为轻度霾;13日到17日为多云天。
别说雾霾与你我无关
鼻子、嗓子、眼睛不舒服,呼吸感觉不畅,看到周边灰蒙蒙……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周六雨雪交加,周日雾霾来袭,微信朋友圈、街头巷尾,谈论更多的是对雾霾的声讨,却鲜有人对人类、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抱怨和检讨。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环境,关注空气质量。曾几何时,以为蓝天白云风电雨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事情,和人类没有关系。因而,我们随意取水,随意排放烟尘,随意将废弃物扔给大自然,随意开发建设,直至有一天,突然发现,天不那么蓝了,云不那么淡了,雨雪也不像以往那样有规律了。
我们不禁发问,大自然怎么了?或许只有当环境形势严峻,雾霾高发之时,我们也许才会想起,我们是不是对大自然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我们知道,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深知,短时间内,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会居高不下,一旦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就很容易出现重污染天气。
这种情况下,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减轻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危害,政府部门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停产、限产、限行……但我们深知,这绝非长久之计,最根本的是我们真正地重视和改善环境,每个人、每个单位都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是否想过,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自己都做了什么?是为保护她做了贡献?还是为破坏她不遗余力?
作为个人,你是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是不是做到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废物利用,不浪费纸张,不开大排量车,定期检车,不开冒黑烟的车,尽自己所能节约资源,低碳生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作为企业负责人,你是否采取了防治污染的措施?你可曾为追逐利益而偷排乱倒污染物?
作为一名区域负责人,你是否把地区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在你的心中,保护环境是否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虽然至今我们对雾霾的成因还没有完全解析清楚,但是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对大自然无遏制的开发与汲取必然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元凶。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燃煤污染……都难脱干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今天,就让我们从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一点一滴做起吧。让我们绿色出行,短距离出行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或拼车;绿色生活,家用厨房选用清洁能源、节能灶具;绿色购物,选择环保产品,养成绿色习惯,自备购物袋代替塑料方便袋。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浪费食物,不浪费纸张,不过度包装……让我们开启环保生活模式。
我们知道,美国洛杉矶和雾霾打了半个世纪的战争,英国伦敦治霾也用了60年,日本川崎治污也用了许多年,因而,我们同雾霾的战争也不会是一蹴而就,必然也会是一场持久战,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下定决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向污染宣战,低碳生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相信蓝天白云一定会多起来。
来源:(沈阳网、沈阳日报记者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