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加强环境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2014年,是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年。沈阳市以创城为契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常态下文明创建的重要内涵,大力推进软硬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整治公共环境
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沈阳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扎实开展环境大提升创城惠民行动,努力把沈城变成整洁美丽的花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每年4月10日党员奉献日为契机,组织共产党员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重点清洁城市窗口、社区环境、城市公用设施以及二三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同时,利用每周六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日,调动各方面力量对城市公共场所开展环境大整治,在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园、广场、主要街路口擦拭护栏、捡拾垃圾等。
市文明办组织市民巡访团成员开展“啄木鸟”行动,对公园、绿地、广场以及中小学周边等城市公共场所的文明情况进行日常性的明察暗访,对环境不达标、卫生不整洁、创城氛围不浓厚的点位进行摸排督改,促进城市公共环境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优化道德环境
沈阳市围绕“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沈阳人基本道德准则,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在全市社区、学校、机关、企业、文明单位、百人以上窗口行业推进“道德讲堂”活动。目前,全市已举办道德讲堂2000余场,受教育群众近200万人。
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全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每季度推选出一批身边好人;社区设立“好人榜”和“善行义举榜”。沈阳市全年共评选“身边好人”100人,其中2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经典诵读、日行一善活动,教育中小学生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013年度感动沈阳人物、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学生尹俊媛入选全国美德少年。
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媒体定期发布失信企业、产品质量、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红黑榜”,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予以舆论监督。上半年,通过评选产生诚信企业26家,诚信个人100名,其中,感动沈阳人物安树堂获央视“315”特殊贡献奖。
美化社区环境
社区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沈阳城市环境的提升。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一场以净化社区环境、提升楼道文明、完善公共设施、创建文明社区为主题的社区环境清洁行动在全市开展。期间,社区组织居民对社区周边环境和内部卫生进行清理,对“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规劝,确保住宅区楼道内无乱涂写、乱张贴、乱堆放现象。
全市对100个老旧社(小)区环境进行改造,对社区内破损的路面、单元门窗进行修补或更换。以“学习雷锋、践行友善”为核心,确定首批15家住宅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学雷锋团队试点。社区基础设施、便民设施建设加强了,实现了净、美、绿、安,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净化文化环境
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未成年人工作,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及网络文化环境。规定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加大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整治,净化荧屏声屏,加强青少年网站、校园网站管理,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者传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孝老敬老、文明旅游和文明交通等活动。开展孝老敬老活动,评选最美家庭、“寻找最美好儿女”,营造“颂扬传统美德,争做孝德之星”的良好氛围。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将景区环境秩序等内容列入创城测评。举办第六届全民读书月,开展“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朗诵大赛,提升市民的文化道德水平。
提升交通环境
市文明办在全市积极倡导文明、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随着“行在路上,守法礼让”主题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各种不规范、不文明、不守法行为的教育、劝导、处罚、曝光,而交通专项整治行动,使交通乱点及静态停车秩序得到了及时治理。
以“我是城市指南针”为主题的文明指路活动,充分展示沈阳人热情好客、友善文明的精神风貌。市文明办联合公安交警等单位,启动了“文明交通评选活动”,评选文明交通好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志愿者、文明交通好学生和文明交通好家庭等10类先进典型并给予奖励,激发和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到文明交通中来,城市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改善农村环境
没有美丽的乡村,就没有美丽的中国。市委、市政府结合创城工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城乡共建水平。
开展“美丽乡村”评选,推进文明村镇创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围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文明集市,评选一批环境整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典型,提升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实现了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