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古代“72地煞”让故宫、太清宫不积水?

06.12.2019  08:40

  古今双重排水设施让沈阳故宫不易积水。

  沈阳故宫的龙头排水口。

  沈阳故宫用于排水的穿墙沟眼。

  太清宫正门。

  太清宫排水道。

  “老话说,水往低处流,但太清宫地势低洼,每回下雨却没有任何积水现象发生。同样没有积水的还有沈阳故宫等古建筑,这是因为古人在盛京城修建了72地煞。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实在让我们佩服。

  其实,清初的盛京城确实有72个水坑,也被称为72地煞,是专门负责城区排水的暗道。历史上的沈阳,也绝对可称为中国最早快速渗水、排水的“海绵城市”之一。几百年来,沈阳故宫、太清宫等古建筑中修建的排水暗道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经过岁月的摧残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古代排水设施早已老旧破损,无法如百年前一样通畅。到了今天,沈阳故宫、太清宫等古建筑不积水,更得益于现代排水设施的增加。可以说,古今结合,才使得沈阳故宫、太清宫等地排水更顺畅,不积水。

   并非闲话迁都沈阳缘于宝地之说

  说起沈阳的排水系统,我们应该想起一位历史人物,他就是清王朝的奠基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正是因为他的一次大胆决定,才让沈阳这块风水宝地一展光芒。

  明朝时,沈阳是辽东重镇之一。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在萨尔浒之战胜利以后,兵指沈阳。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诱敌出城并设下埋伏。他亲自督兵攻打沈阳城,守城明军“汹汹逃窜”。沈阳城被攻克。

  八旗军攻克沈阳后,又去占领辽阳,当时并没有定都沈阳。直到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突然决定将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令很多大臣大吃一惊。

  《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努尔哈赤辰刻从东京城出发,给他的父祖坟墓供杭细绸,在二衙门杀牛五头,烧了纸钱,随后向沈阳而去,并在虎皮驿住宿。初四,在未刻入城。

   魅力传说古城排水系统的传奇故事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但他面对的是明代留下的破旧老城,他的儿子皇太极随后完成了沈阳城的全新扩建。

  据史料记载,从战国、两汉时期直到清初,沈阳老城区方城之内,排水设施都十分简陋,仅在马路或胡同两侧,各挖一道沟渠,用以汇集人们的日常生活排水和路面上的积水。当年,沈阳老城区内这样的排水沟,竟多达上千条。

  清代诗人缪润绂在《沈阳百咏》诗中说:“潦水无劳闸放行,不愁春雨涨连城。雨晴恰称妾心意,七十二坑春水平。”并注:“城山有池七十二,土人谓之泡子。春夏之交,雨潦归泽,水不外泄,而无泛溢之虞。城内资其储蓄,为不时之备云。

  这就是说,当时沈阳城内有水池72处,俗称“72地煞”。城内的积水排向72坑,然后再由这72坑排向城四周的护城河,护城河内的水通向小河沿的万泉河,再排往浑河。

  据《辽东志》记载,明代“沈阳中卫”城墙之外,曾有两道护城河。《盛京通志》记载,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扩建沈阳城时,将两道护城河中间贯通,辟为宽46.4米、周长6086.4米的一道护城河。

  关于沈阳城的排水设施,历史上留下这样一个传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九月初二,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决定扩建沈阳城。汉族人邓公池被推荐为建城的总管。于是,邓公池按照《周易》阴阳八卦理念,设计了沈阳城建造图。

  重建的沈阳城,改明代“沈阳中卫”城的十字街为井字街。竣工之后,沈阳城建有八门八关,皇太极一见龙颜大悦,赏赐邓公池银两,对他加官晋爵。这时有人十分妒忌,便上奏皇太极说,邓公池修城是假,断送大清基业是真。要不然,这么大的都城,他为什么不留水门呢?一旦大雨连绵,岂不要淹没全城吗?

  皇太极立刻察看了沈阳城营造图,果然没看到水门。他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邓公池斩首示众。邓公池被斩后,身体不倒,监斩大臣立刻上奏皇太极。皇太极询问监工和工匠后得知,邓公池早已将沈阳城内排水通道修好,直通城外护城河。随后,沈阳连下三天暴雨。雨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沈阳城内果然没有积水。

  错杀功臣邓公池,皇太极很内疚。于是他下令,在怀远门(大西门)外修建一座“邓大人庙”,并规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为“邓公池吊丧日”。专家告诉记者,有关邓公池的事迹在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但这个传奇故事却从侧面反映了沈阳城的排水建设情况。

   一探究竟太清宫的雨水哪去了?

  建在故宫西北边的太清宫地势低洼,为何不积水?太清宫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是东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为关东道士郭守真建造。太清宫最初名为“三教堂”,康熙曾钦赐《道藏》一部。后来遭遇火灾,在雍正九年(1731年)重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称太清宫。

  通过手机上指南针的数值可以看到,太清宫正门前海拔高度在68米左右。顺着大门的下坡路往里走20多米,到了太清宫院内,这里地势已比门外低了2.5米以上。太清宫的李道长告诉记者,他是1980年到太清宫的,刚来时,遇到大雨,院内也会积水。那时雨水主要是渗入原护城河的地下河道。1987年,宫内的地下排水管道经过重新改造完善,以后每次下雨后都能很快排走。

  李道长说:“大暴雨时,大门外大量雨水涌入宫内,由于我们排水系统良好,不到半个小时地面就干了。我们穿着布鞋在院里行走都没有问题。

  一边说着话,李道长还领着记者观看了宫内的下水道、蓄水池。他说,由于太清宫比周边低了两米多,大量雨水进入宫内后,都先通过下水道流到蓄水池里。这个蓄水池长六米、宽三米、深六米,一次能存上百吨雨水。同时,抽水泵也开始启动向外排水。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太清宫里都少有积水。

   独到之处沈阳故宫明暗排水“双保险

  穿墙沟眼、过桥沟眼……每逢雨季,沈阳故宫内基本“雨过地皮湿”,多数区域不易存水。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设计之初,排水系统就采用明排和暗排相结合的方式。沈阳故宫的排水原来主要依靠清代的排水系统,历史上无论下多大的雨,从来没有被淹过,现在就更加完善了。

  记者眼前的沈阳故宫,宫苑重重,大大小小的四围院落数十座,在每处院落的南墙宫门两侧和部分院落的西墙,都设穿墙沟眼。据说,这样的穿墙沟眼全院多达几十处,每遇雨季,雨水从最北端的院落通过穿墙沟眼顺势南流,有效承担了各院聚流、泄流功能。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最后一个都城,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迁都北京前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三代皇帝居住过的宫殿。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方城中心,是方城内地势最高的建筑群,与方城周边地区高低对比明显,直接影响到沈阳故宫的整体排水系统的形成。

  李声能说,沈阳故宫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60米,其地形分布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除去高台上的寝宫居住区域,东-西、南-北高度落差达到一米左右,具备自然排水的先决条件。

  按沈阳故宫建筑建成年代,可划分为东、中、西三路。从排水现状来看,也大致分为东、中、西三路等几个排水区域。在东路未形成封闭院落,与西路没有独立的通道以前,大政殿、十王亭所在的东路排水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地势高差,基本采取路面自流排水。

  中路自大清门从南到北,由四进院落、共50余座建筑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东端略高于西端。其中崇政殿前院、凤凰楼前院随地势呈小坡度南倾,地表水沿坡向南、西排出,凡遇院墙、建筑则有沟眼相通,地下则有暗沟和后来新建的排水管道,基本可以保证中路院落不积水。

  值得一提的是,凤凰楼高台上五宫的排水。凤凰楼台上五宫建在3.8米夯土台基上,为清宫后宫生活区,是沈阳故宫地势最高并相对独立的建筑群。这一院落中部略高于四边,利用高度差异,排水采用地面明排,雨水通过院墙下的十余处过墙沟眼,将雨水流向周边的更道中,再通过与之对应的更道外墙排水孔排至地面,顺暗沟排出。每遇雨水丰沛之际,更道外墙上的十余处排水孔飞流倾泻,蔚为壮观。

  沈阳故宫西路由乾隆时期增建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九间殿等建筑组成,这里是全故宫地势最低的区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戏台进行改造时,因破坏了原有建筑的排水系统,使地下的渗水系统被堵塞,造成后来戏台院内屡屡积水。之后,沈阳故宫按原有的方法对戏台排水系统进行了整修,积水现象才大有改观。

  李声能表示,任何排水系统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沈阳故宫从1977年大范围排水工程修缮后,经过40多年,有多处管道因老化、局部塌落而堵塞,造成排水系统不畅等问题。因此,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沈阳故宫地下排水系统维修工程,这是沈阳故宫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覆盖区域包括东路、东所、崇政殿前院落、凤凰楼前院落、西所、西路及后苑。工程竣工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水疾患。

  其实,沈阳除了故宫之外,福陵和昭陵的排水系统,采用的也是明排、暗排两种方式。昭陵陵寝方城内的积水,通过地下沟渠,排往陵前的“”内。而福陵天桥下的沟渠,也能将山上雨水顺利地排出。

  所以说,沈阳城的古今排水系统,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沈阳人的聪明智慧。作为沈阳重要的古建筑,故宫、太清宫、福陵和昭陵等,更因为拥有精心设计的古今双重排水系统,才使得它们在雨季中排水更加迅速,不积水。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文 李浩/摄影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陈凤军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