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如何应对挑战 迎接“工业4.0”
主要标志
水力和蒸汽机
主要成果
实现机械化: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模式。袁野制图
主要标志
电力和电动机
主要成果
实现电气化:采用电动机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通过零部件生产和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主要标志
电子和计算机
主要成果
实现自动化: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机器逐步替代人的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主要标志
网络和智能化
主要成果
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等,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编者按: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以来,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竞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什么是“工业4.0”?“工业4.0”对沈阳产业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挑战并寻找机遇?本报从今天起在“新视界”栏目连续推出7篇报道,以飨读者。绿公司年会特刊见6版、7版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用3D打印机把汽车“打印”出来,把每幢建筑变成绿色能源的“发电机”,在“云平台”上集合顶尖科学家破解科研难题……学者不无诗意的畅想,勾勒出一个“工业4.0”时代呼之欲出的景象。
发展的定义正在改写,发展的路径亟须变革。那么,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爬坡迈坎阶段的沈阳,无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境。通往“工业4.0”,沈阳该怎么走?唯有放大网络技术和数字制造的长尾效应,我们才能创造新的巨大需求和市场;唯有通过调整结构,补齐短板,并同时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设计的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们才能为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喷薄出更强大的内需动力。换句直白的话说,通往“4.0”,就是要用网络的技术和手段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一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工业4.0”时代蕴含无限商机。仅以智慧城市为例,不断铺开的建设,正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之一。推进“工业4.0”,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而企业的加入至关重要。上个月,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飞往德国汉诺威,与华为、中兴、海尔、阿里巴巴等我国家电及互联网行业巨头,参加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国际博览会。
一家工业设备生产企业为什么会被邀请参加一个与企业性质不搭边的消费、服务性博览会?德国方面认为,沈阳机床正在实施的“I5”战略,与他们在2013年正式推出的“工业4.0”概念完全吻合。“I5”是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集成,“I”是这“五化”的英文第一个字母。在德国人眼里,沈阳机床是中国“工业4.0”的“领头羊”。
实事求是地说,在“工业4.0”包含的多个领域,从工业机器人到3D打印,从物联网到大数据,沈阳尽管有了一定基础,但短板也暴露在外。采访中,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沈阳的现状是,大部达到工业“2.0”,局部具有工业“3.0”,点状出现工业“4.0”萌芽。所以,如何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的理念,挖掘自身优势,助推沈阳工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并在新一轮经济变革中赢得先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获胜不是靠肌肉,而是智慧。”当马云在汉诺威展上抛出这句话后,现场掌声雷动——“中国创造”让IT发烧友和业界专家击节叫好。新常态下,互联网正在让各行各业发生重大变化。同理,沈阳面对新一轮工业变革,更不能被动“等风来”,而是要主动找风口,乘势而上占领经济制高点;不论从产业能力还是辐射带动能力上,把城市带入新高度。此时此刻,唯有拥抱变化砥砺前行;此时此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凝聚共识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