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存量房六成为90平方米以下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琦报道 权威数据显示,到2014年,沈阳绝大多数家庭已解决住房问题,但在存量房中,6成都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
面积、质量、环境、区域等各类改善性需求将大量释放,将成为今后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沈阳房地产市场是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并重的城市。前些年,由于大多数居民的购买力比较低,中小户型成了畅销货。到2014年,沈阳人均住房面积接近32平方米,这意味着,全市绝大多数家庭,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房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既能保障生活的需要,又能有充分的享乐空间。改善性需求的大量释放,将成为今后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存量房中,38%的户型在60平方米以下,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达60%。这就意味着,沈阳有超一半的家庭居住在中小户型里,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改善性需求的主体是小房换大房。
沈阳市房地产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祥表示,除此之外,改善性需求还涉及质量改善、环境改善、区域改善三个方面。
除建材档次较低、下水管返味、门窗保暖差等外,户型、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房屋质量,例如大卧室、小客厅,甚至是没有客厅的户型,此类住户也有强烈的换房欲望,也就是质量改善性需求。
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园区绿化,物业服务看得很重,环境方面的诸多要求,也是催生改善性需求的重要因素。
区域改善性需求则体现在,从郊区进城、购买学区房等方面。
今年,为了刺激住房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调整普通商品房标准、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减免交易税费、给予财政补贴等等。
张祥表示,上述政策,对释放改善性需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沈阳改善性需求释放的空间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