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守望历史的锔瓷匠人(组图)

29.11.2018  10:22

  关向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工作台前锔瓷创作中度过的,方寸之间,他赋予瓷器第二次生命。

  残瓷焕彩,残损的瓷器被赋予第二次生命。

  这件元宝形握杯在锔修时设计了竹与鸟的元素,与原有的梅、竹呼应,聚齐“岁寒三友”。

  这件粉青釉梅瓶在锔补时设计了云龙纹,与原作非常契合。

  这些老铜制成的花钉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锔修前,关向伟都要细致地画出设计草稿。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里所说的“金刚钻和瓷器活”是指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锔瓷”,即把破碎的陶瓷器用铁制的锔钉锔合在一起,使之重新恢复使用功能的修复技术。

  锔瓷技艺最早见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至今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人在默默地传承着这门技艺。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沈阳关氏传统古法锔瓷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关向伟就是关氏锔瓷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经他手锔补复原的古代器物不计其数。

  做好瓷器的修复,要经历非常繁琐的工序。而完成一件珍贵的古代器物锔补,从计划到修复完成,往往需要数日甚至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因为锔瓷不仅是简单的陶瓷器物修复,还要求锔瓷匠人对中国陶瓷文化烂熟于心。所谓“一器、一物、一技、一艺”,要在锔修器物时传递出优美的传统文化内涵,将高超的锔瓷艺术与大美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绽放出灿烂的手工艺之美。

  关向伟在原汁原味地继承祖辈锔瓷技艺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让金属锔子不仅可以与瓷器结合,还可以与石头、木料等结合,以便修复相应材质的文物,使锔瓷艺术获得了延展。

  “锔瓷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艺术。”在关向伟看来,锔瓷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都拥有着自己的前世今生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值得人们慢下来、沉下心去欣赏和琢磨。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朱柏玲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查金辉 摄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朱柏玲 查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