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老年人已突破160万人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到。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又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那么问题来了,成天嚷嚷着人口老龄化,您知道沈阳有多少老年人吗?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哪个区压力最大、哪个区最淡定?10月17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为您独家解密沈阳老年人大数据。
全市老年人已突破160万人
来自沈阳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沈阳市户籍总人口已达到730.2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16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从2011年的15.3%上升到22.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0万人,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提速。
记者了解到,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从1992年开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了7年。
沈河区老龄化趋势最突出
从各区县情况来看,60岁以上户籍人口最多的是铁西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数量突破了20万人,达到20.6万人,这主要和企业工人进入退休年龄的高峰期有关。紧随其后的是皇姑区(18.9万人)和沈河区(17.9万人)。
不过,铁西区却并非是老龄化最突出的区县,沈河区的老龄化趋势最突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相当于沈河区每四个人就有一个超过60岁,也就是说,每3个人就需要赡养1名老人,再除去没有劳动能力的学生和孩子以外,人们承担的赡养老人的压力将是巨大的。而面对这个难题,在13个区县(市)中,最淡定的当属浑南区,该区拥有60岁以上户籍人口6万人,占该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8.3%。
半数老人愿与子女生活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老人们又该在何处安度晚年?
记者了解到,市政协调研组曾在全市选取88个社区、20个村屯,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农民工、低保户及低保边缘老人五类人群4240余人进行了养老情况的问卷和入户调查工作。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62.05%的受访者认为,养老金虽然逐年增长,但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仅够维持日常最基本生活开销,基本无力支付社会养老服务费用。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共场所较少、设施落后,问卷调查显示,46.33%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差”。此外,沈阳市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同子女生活在一起,过独居生活的老人很少,入住养老院的则更少。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从子女角度考虑,与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相关,而且许多子女需要老人在家务方面的支持;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毕竟老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会不习惯,而且入住养老机构费用高昂。因此,愿意与子女一同生活的老人占到了53%。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