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设“大社区” 服务“终点站”
建设“大社区”服务“终点站”
——沈北新区改革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改革破解难题,创新促进发展。当前,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沈北新区始终以啃硬骨头的锐气坚持改革,以敢涉险滩的勇气坚持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等领域的改革,实现了多个领域的创新发展,使百姓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报从即日起,将从该区实施改革的长河中,拾取几朵精彩的“浪花”,展开追踪报道,希望透过小镜头折射沈北新区的发展变化。
时间:2015年12月11日
地点:人杰水岸社区
人物:马泽华
职务: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主任
在即将营业的沈阳盛京医院沈北院区对面的新楼盘,正是记者寻找的人杰水岸社区。下午2点多,记者推开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社区服务中心,二层办公楼的电子显示屏上不停滚动着各种服务信息,一溜儿的全开放式的办事窗口映入眼帘。
“过去社区主要就是盖各种章、开各种证明,代办一些服务,可以说是服务的‘中转站’。自打‘大社区’改革,拓展了服务范围,增添了审批职能,像老年证、失业证、生育指标等事项,老百姓在社区家门口就都办了,再也不用上街道跑区里了。想办什么事项,一张口就有人接待,用不上几分钟就能妥妥地办个明白。‘大社区’能量变强,变成了服务的‘终点站’。”谈及“大社区”建设,社区主任马泽华这样说。
对于近一年多的变化,马泽华感慨,“我从原来的社区书记变成副书记,‘一把手’的担子由街道派下来的处级干部来担纲,社区的协调办事力度加大了。最关键的是,原来街道的服务和审批职能都下放到社区来了,仅我们社区就拓展为146项服务职能、25项审批职能,这是过去社区工作所不能想象的。”
说话工夫,一名叫赵凯的农民工拿着几张刚刚开出的证明,连连向马书记道谢。记者得知,赵凯在一工地施工中不小心受了伤,治病花费了一万多元。为了能享受新农合报销,按照以往惯例,他需到务工所在地的街道开具一份证明。可让赵凯怎么也没想到在工地对面的社区就开出了证明。“少跑腿儿,不费事,‘大社区’建设着实让我体会到了便利,身在异乡心里却有种热乎乎的感觉。”其实,赵凯不知道,为了这份让当事人少跑腿儿的证明,马泽华主动找到了工地上的项目经理,经过核实后才盖上了社区的章。
-采访手记
去年6月以来,沈北新区实行“大社区”改革,按照“职能下移、权力下放、人员下沉”的原则,将城区4个街道的49个社区整合为25个大社区,将机关、街道的人员下沉到大社区工作,街道办事处的百余项行政职能和二十余项审批权随之下放。“我们改革的准则是,百姓办事能找到人,服务到位让百姓少跑腿。”沈北新区主要领导这样说。
新区将服务的主战场前移再前移,送到百姓的家门口,打通了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使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