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户籍人口一年增加10.65万
根据沈阳市公安局月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末,全市户籍人口为754.6万人,同比增长1.39%。这相当于从去年10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沈阳户籍人口增10.65万人。
来自沈阳市统计局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到2018年,沈阳市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37岁,比2010年延长了1.75岁。
男比女少12.3万
老年人口占25.76%
截至2019年10月末,沈阳市户籍人口为754.6万人,同比增长1.39%。从性别结构看,2019年10月,沈阳户籍人口中男性为371.1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9.18%;女性为383.4万人,占全部人口的50.82%。这意味着,从户籍人口看沈阳男性比女性少12.3万。
从年龄结构看,0-17岁以下人口为101.6万人,占总人口的13.47%;18-34岁人口为143.2万人,占总人口的18.98%;35-59岁人口为315.4万人,占总人口的41.80%;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4.4万人,占总人口的25.76%。数据表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弱。
从城乡结构看,全市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538.3万人,城镇化率为71.33%,比上年同期上升0.8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70年人口增长2.5倍
两孩放开年均净增7.8万
沈阳人口的发展历程经过了1949-1973年的人口自然增长阶段,1974至今的人口控制增长阶段。
沈阳人口规模从户籍人口看,1949年末户籍人口241万人,到1978年末增至466.7万人,增长1倍;2018年末达到746万人,比1949年增长2.1倍。从常住人口看,2018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达到831.6万人,比1949年增长2.5倍。
2015年末,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沈阳市出生人口持续增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沈阳市出生人口分别为69427人、64652人和59304人,出生率分别为9.48‰、8.79‰、8.00‰,高于2011-2015年年均出生59453人的水平,平均出生率8.73‰。2016-2018年沈阳市净增加15.6万人,年均增加7.8万人。
人均预期寿命80.37岁
人口健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人口健康状况也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沈阳市人民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明显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数据显示,1958年,沈阳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3.16岁,1963年达到66.27岁,1981年上升到71.32岁,二十多年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8.16岁。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先进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展,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62岁,比2000年的73.1岁延长5.52岁。到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0.37岁,比2010年延长了1.75岁。
“三、两口之家”成主流
单人家庭等比例提高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市家庭人口多、子女多、代际多,呈“三多”格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少生优育逐步成为现代家庭组合的导向,小型化家庭户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户规模呈逐步缩小趋势,二是以两代户为主要特征的小型化核心家庭占主体。
1975年,沈阳市户籍家庭户规模为4.52人,到1980年减少为4.2人,二十世纪90年代初又减少为3.39人,2000年再减少为3.14人,2010年2.86人,2018年2.67人,逐年下降。
如今,随着住房条件改善和家庭生育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两口、三口之家”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单人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家庭比例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