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08.04.2015  07:37

行政体制改革多点突破 以点带面推进国企改革 用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沈阳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较好发挥了牵引作用,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沈阳市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特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确保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进展,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举措成为沈阳关键之年的关键之为。

  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激发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有深化改革。沈阳市坚持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对改革任务的统筹协调。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

  为保证全市深化改革科学规范地向前推进,沈阳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项小组和市委改革办,制定出台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10个专项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建立全市改革动态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使各领域改革扎实起步、有序推进。

  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全面启动了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整合机构、明确职责,市政府工作机构由45个调整到40个。清理规范了开发区管理机构,全市开发区管理机构由31个减至13个,领导职数由61名减至45名,县(市)区级政府改革也全面启动。继先期取消和下放225项行政职权后,又全面启动了第三轮简政放权,再次取消和下放424项行政职权,居全省前列。同时,率先实行企业登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简化了审批手续,优化了营商环境。

  在国有企业改革稳慎推进中,沈阳市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着力点,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实效,选择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东药4户国企,围绕推进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进国企改革。在非公经济改革中,沈阳市围绕扩大市场准入、创建公平竞争环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了非公经济活力。去年新登记公司同比增长74.5%,新登记公司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22%。

  沈阳市还迅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全市共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2家。探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新模式,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同时,大力推进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落户沈阳。发布了沈阳高校、科研院所第一批面向沈阳开放的128个科技创新平台和155项拟转化的科研成果,深入推动科研成果在沈阳转化。组建了1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占全省的37%。“成果商品化、终身受益制”的“远大模式”,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探索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