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有今天的规模 多亏乾隆的『建建建』

06.08.2018  08:24

  “聿造故宫,故宫赫赫。聿升太阶,太阶奕奕,无彩之饰,惟厚之积。”《盛京赋》中沈阳故宫的壮阔景象,即使在今天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如此恢宏的沈阳故宫拥有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它与乾隆第一次东巡祭祖时驻跸并不相同,后因乾隆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改造,才使这座清代旧都再焕新光彩。乾隆之后,沈阳故宫未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

  对此专题,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特地采访了几位清史专家和文史学家,为您详加阐释。

   故宫修建的三个阶段:太祖、太宗、高宗三朝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中心修建了大政殿和十王亭,也就是今天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这也是沈阳故宫营造的开端。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继承大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也就是现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这里也正式成为盛京宫殿,确立了政治中心的地位。清世祖顺治帝即位不久就迁都北京,盛京皇宫也就成了“陪都宫殿”。

  清高宗乾隆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使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还从北京运送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使盛京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殿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虽然沈阳故宫的东、中、西三路分别为太祖、太宗、高宗建造,但乾隆时期建造的远不止西路,中路的许多建筑也是乾隆时建造的。

   飞龙、翔凤阁与东、西七间楼:沈阳故宫的藏宝阁

  在崇政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样式相同的二层楼房,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

  清代入关前,盛京宫殿曾有过飞龙、翔凤两座楼阁,原位置是在崇政殿后,不是在殿前。乾隆八年,乾隆第一次东巡盛京来到故宫,觉得崇政殿前左右的两座建筑高低不同,有失整齐美观,便传下圣旨,在此新建造型相同、东西对称的两座楼阁取代旧有建筑,将已年久失修的旧楼阁拆除,把飞龙、翔凤的名称移到新建的二阁上来。从乾隆时期至清末,这里都是盛京清宫最重要的皇家宝库。

  飞龙阁和翔凤阁之后,各有一座七间二层楼房,即东七间楼和西七间楼。这两座楼建于清入关之前,在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增建东、西所行宫时,为了美观及道路畅通,乾隆下旨将其北侧两间拆除接在南侧;西侧楼房原来是九间,也出于同样原因将北边两间拆掉了。东、西七间楼主要存放皇帝东巡期间使用或由北京专门送往这里的御用物品。

   东所、西所:帝后东巡祭祖的行宫

  崇政殿东侧的颐和殿、介祉宫,西侧的迪光殿、保极宫,也被称为东所、西所,这几所宫殿是为东巡期间皇太后、皇帝、后妃准备的行宫。

  在早先清帝东巡祭祖时,原有的宫殿是开国先皇的遗迹,后辈皇帝如果将原宫殿当做行宫,那就是对先皇的不敬不孝。

  辽宁省散文学会会长、辽海文化学者初国卿介绍,藏于辽宁省档案馆的《黑图档》“乾隆八年都行档”记载:“皇上驾临盛京后,于凤凰楼前搭设蒙古包驻跸。”说明皇帝这几天都住在凤凰楼前临时搭建的蒙古包里。其缘由或许是对先祖的崇敬与尊重,或许是对故乡土地的眷恋与亲近,或许是后来的沈阳皇宫西路还没有建成。

  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于西所殿前东、西各建配殿三间,供随驾的内阁、军机处及各部院值班大臣使用。

   盛京太庙:几经变化地位尊贵

  大清门东侧的盛京太庙也是乾隆时期建造的。

  清朝太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皇太极时期。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改元称帝时,将太庙建于沈阳抚近门外五里的地方,太庙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顺治即位后,先后将太庙里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

  大清门东侧原本是明朝的一座道教三官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第三次东巡盛京时为了完备陪都的规制,传旨重修盛京天坛、地坛、堂子和盛京太庙。因盛京太庙难以修复,他决定在三官庙旧址重建盛京太庙。太庙建成后,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太庙向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李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