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文保志愿者与市民走“铭史之旅”(图)
他们品味沈阳历史
辽宁宾馆、中山广场盛京银行、沈阳市少儿图书馆、太原街2号……我们常会从这些建筑前经过,欣赏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却不知晓这些遗迹背后的历史和意义。8月23日,40余名文保志愿者及热心市民共同走完了一场“铭史之旅”,在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辽宁九一八战争历史研究会及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前往每一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建筑遗迹,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40余人实地重温历史
“照片可以伪造,甚至很多证据都可以伪造,但文物建筑不可以。”8月23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辽宁九一八历史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站在北大营遗址前,为前来学习的热心市民细致地讲解沈城抗战遗址的来历和重要意义。“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将市民组织起来,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沈阳的抗战历史。”
此次主题为“探寻沈阳抗战历史痕迹”的公益活动由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和辽宁九一八战争历史研究会主办,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协办,共有40余名文保志愿者及热心市民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参与者已年过7旬,最小的参与者只有8岁,还有一名志愿者特意从锦州乘火车赶来,只为零距离感受抗战遗迹,聆听专家的讲解。
“我出生在军人之家,所以对抗战历史很感兴趣。”在活动现场,90后志愿者马军立表示,从沈阳文保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初,他便加入了其中。“现在我不仅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遗迹,并且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了身边的很多人。”与此同时,50后志愿者宿文革也表示,希望能号召更多人来保护文物。“沈阳那些老建筑真是太漂亮了,如果大家都能重视并行动起来,那就相当于留住了沈阳的根。”
6处遗址追忆沈城旧事
从北大营营房遗址到太原街2号,一路向前,经过辽宁宾馆和中山广场盛京银行,再到沈阳铁路宾馆,最终到达沈阳市少儿图书馆。昨日,这场别开生面的探寻之旅经过6处建筑遗址,市民们跟随每一个历史节点,追忆着难忘的沈城旧事。
“判定一个建筑是不是北大营建筑,就看它是否具有这三个特点:黑色铁皮瓦、青砖和营房式建筑。”王建学教授讲解道:“北大营营房遗址建于1907年,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修建,是保卫沈阳北部的军事重地。”就是在北大营,620团团长王铁汉展开了突围战,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序幕。
而辽宁宾馆则建成于1929年,在当时是沈阳最豪华的建筑,只有日本校级以上的军官才可入住。“和北大营明显不同,辽宁宾馆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揉进了日本的地方特色。”据王建学教授介绍,在日本统治时期,中山广场被称作浪速广场,中山路则叫浪速通。“这一带采用几条路交会形成一个转盘的结构,用来缓解交通压力,在建国初期属于比较先进的设计。”
太原街2号建于1936年,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办公地址。中山广场盛京银行则是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总部,沈阳铁路宾馆当年曾是南满附属地事务所,而沈阳市少儿图书馆则是满铁奉天公所。
70周年铭史励志图强
“沈阳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地,因此,这里留存了许多与九一八相关的历史遗迹。”沈阳文保志愿者陈赫表示,今年恰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市民来说,应该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抗战遗迹进行实地了解,从而更深刻地感受这段难忘的历史。
“此次我们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并特别邀请了专家前来讲解,就是想让志愿者和广大市民了解和铭记历史。”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汪胜平说:“只有勿忘国耻,才能励志图强、振兴中华。”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高也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