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方型广场曾是浑河“十里码头”

30.01.2018  06:41

  在寻踪沈阳这座古都悠久历史之际,除了今天眼前所见的红墙碧瓦、画栋雕梁的巍峨宫殿和帝王陵墓,还有许多留在史册上的故事,令人回味。1月29日,当记者翻看《和平区地名概览》一书时,不由被其中一句话所吸引:“方型广场,位于和平区南五马路、文艺路、光荣街、西滨河路、南八马路相交处,总面积为20659平方米。此处,在清朝时曾被称作十里码头。”也就是说,历史上方型广场所在之地曾经是浑河上一处十分繁忙的大码头,而到了今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里更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

  沈阳浑河上的码头曾经极其繁荣

  “历史上,沈阳地区的码头很繁荣,当时有‘十里码头’的说法。码头上的船只多时能达上千只。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的‘浑河晚渡’描绘的就是这里的盛况。”据史书记载,清代诗人、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戴梓(1649年-1726年),曾写下一首诗《浑河晚渡》:“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入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戍楼。”这首诗透过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勾勒出了浑河的迷人景观。

  康熙年间的翰林院编修陈梦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来到盛京(沈阳)。当时的奉天府尹高尔位忠善识才,对陈梦雷十分厚待,并邀其主持编修《盛京通志》。为此,陈梦雷留居盛京期间,为地方志书的编修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平时乐游山水,当他耳闻盛京西南有个十里码头风光秀美,于是前往瞻赏。在这里,陈梦雷看到热闹非凡的场所,有说书唱戏的,有耍把式卖艺的,有各种土特产品的百货店铺,还有很多酒家驿站。特别是渡口的水面停泊了众多的大小船只,场景壮观。

  据史载,三好街尽头的浑河大堤北侧“十里码头”高岗处,有一座望北楼,站在楼上可以看到沈阳故宫凤凰楼。而当年修建沈阳福陵所用的琉璃砖瓦构件,也是从辽河上船再入浑河,然后从沈阳十里码头上岸的。

  多条交通要道从方型广场经过

  据《辽海丛书》记载:浑河航运起于明朝,兴盛于清代。当时,浑河两岸和沿线分布着“七间房码头”“石庙子码头”“木场码头”“浑河堡码头”“浑河官渡”“罗士圈码头”“十里码头”等近10处码头,一直到1940年沈阳浑河码头等处仍有船只航行。可以说,在沈阳没有铁路、公路之前,各种货物都要依靠浑河水路运输,而十里码头便是沈阳地区货物的集散地。

  那么,方型广场与浑河“十里码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大。在清初时,方型广场与南湖公园所在位置都是浑河的河道。清代文人刘世英在他的作品《陪都纪略》中就保存下了当时沈阳城的地图。其中,城南十里明确标注着“十里码头”和“浑河晚渡”的字样。

  当京奉、南满铁路通车后,曾经繁荣的浑河航运日益衰落。尤其是日俄战争时,十里码头惨遭破坏,浑河两岸的50余艘船只全被沙俄士兵烧毁,从此,浑河航运一蹶不振。

  1927年出版的《省城附近祥图》上显示,十里码头南边挺远的地方才是浑河边的龙王庙。由此可见这时浑河已经南移了。据《沈阳市志·市政建设》记载:解放前,随着河道南移,方型广场处十里码头附近成了一片涝洼荒地,以后虽作为商埠地预备界进行街路规划,但并没有实施。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市政府开始填掉涝洼地开辟南部文化区,并于1954年修建了方型广场。1959年、1964年、1978年、1988年又多次对方型广场进行整修和改造,终于使其成为沈阳一处亮丽的景观。

  今天的方型广场是南五马路和文化路的分界点。广场西南角通向砂阳路方向的宁波路,西北角通向光荣街、马路湾,东北角通向文艺路、三经街、青年大街。但有趣的是,方型广场并不是“方型”的,而是由两个长方形小广场组成,铁西与沈河之间连接的建设东路——南五马路——文化路从其中横穿而过。有人说,假如将这两个长方形小广场合在一起不就是“方型”吗。您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