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明年底 全市中小学食堂全覆盖
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咋监管,如何让学生吃上放心午餐
明年底 全市中小学食堂全覆盖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了给沈城的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交通及公安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设立警务室,划出安全线,早晚高峰专人疏导等,为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上了层层保险。不过,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仍让很多家长忧心:校园周边成了商贩集散地,“小饭桌”也让中小学生驻足。
对于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严格把关,如何让他们吃上放心、可口的午餐,也成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学生纷纷挤进“小饭桌”
“小饭桌”大都在居民楼里,而且很多都没有任何标志或招牌,不仅检查起来困难,而且从检查范围来看,按照餐饮业的检查标准,应该是需要取得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的,而“小饭桌”根本不具备,这也成了监管“盲点”。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即便无法确认“小饭桌”的安全、卫生,但也往往会因现实条件及孩子的坚持而妥协,所以“小饭桌”至今仍旧“买卖”红火。
“小饭桌”究竟火到什么程度?2014年3月7日,本报以《腾飞小学外 3室的“小饭桌”挤进80多学生》为题报道了校外的“小饭桌”拥挤、火爆的场面。据报道,其中一个“小饭桌”,80余名学生加上家长、服务员共百余人挤在70多平方米的房间,只有一个出口,而窗户全用铁栏杆拦起来。一旦发生火灾、地震,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该校实行餐车统一配送,但很多学生因饭菜不可口,都选择到校门口的“小饭桌”就餐。校外“小饭桌”经营最多时达到11家,后来剩存五六家。
除了“小饭桌”,校外的流动摊贩也成了午间的一道风景。而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中小学校园周边,大学校园周边也一样,本报就曾报道了沈阳某大学围墙外“黑盒饭”绵延百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