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明迎祭祀高峰 每日约80万人扫墓

31.03.2017  07:47

  明日起至4日,沈阳将进入清明祭祀高峰,据沈阳市殡葬管理处预测,这4天每天都有近80万人参与祭祀,前往沈阳各大墓园扫墓的市民也将达到高峰。

  今年清明节,沈阳预计共有400万人次参与祭祀,基本与去年持平,也属东北三省人数最多的。截至上周末的清明节前祭祀小高峰,沈阳共有100万人提前扫墓。预计清明小长假共有近300万市民参与祭祀,每天将有近80万人扫墓。

  去年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共有89万人祭扫,由于是放假第一天,祭扫人数较多;第二天共有85万人祭扫,第三天是清明节正日子,共有89.6万人扫墓。根据以往经验预测,放假第一天和清明节正日子当天,扫墓的人会相对多一些,也就是说,4月2日和4日预计人数较多。

  上周末,沈阳共有79万人提前祭祀,由于祭祀人数较多,通往回龙岗公墓、沈阳市纪念林等部分墓园的道路出现了短暂的车流拥堵现象。其中,沈阳市纪念林方向的祭扫人数就占了全市的近一半之多,因此,本报也提醒广大市民最好能够避开清明高峰期或节假日祭扫,选择清明节后扫墓。

  根据往年经验预计,每天的7时至11时是祭祀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如果可以早出门最好选择在7时之前出发,如果不能就最好选择10时后再出门。根据往年前往棋盘山方向墓园的经验,陶瓷城到八棵树三岔路口路段、盛京寝园与纪念林路段交叉路口、纪念林北区与南区交叉路口,这3个路段最容易出现拥堵情况。

  同时,根据往年的统计来看,上午和下午的人流比例可以达到9:1,甚至是19:1,中午12点以后人流减少得非常明显。“希望大家尽量避开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错峰祭祀,这样大家也可以减少等候时间。”沈阳市殡葬处相关负责人解释。

  除了建议错峰祭祀、鲜花祭祀,还提倡进行生态安葬。沈阳市殡葬管理处介绍,去年全市下葬量2.1万穴左右,按照普通一亩墓地安置150个逝者骨灰,使用石材225立方米,每年消耗土地140亩左右,消耗石材3.15万立方米。

  沈阳市平均每年去世56000人左右,如果都选择墓葬,每年将消耗土地373亩,消耗石材8.4万立方米左右。本着节省土地资源的原则,沈阳市推出了树葬、海葬、壁葬等一系列生态安葬方式,也逐渐得到了市民的接受和认可。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