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智慧养老 可望“地图百度”
核心提示
目前,沈阳市老年人口为15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47%。针对沈阳市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沈阳市正在积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目前沈阳已搭建起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有关养老机构的所有业务管理内容实现由各级民政主管部门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并通过市-县(市、区)-养老机构三级网络的连接,自动生成上传数据至市数据中心,为各级民政管理部门、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等提供规范的管理应用。本报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专家和东软集团工程师,就沈阳市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做以介绍。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主任科员张葛
东软集团工程师 于鑫鹏
沈阳搭起养老信息管理平台
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沈阳市打造集中、高效、共享的全市统一的沈阳市养老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截至去年12月22日,养老机构、街道层面的培训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已开始老人信息录入工作,预计全部数据信息录入可望在两三个月内完成,其中沈阳养老服务网春节后可望正式启用,届时可到网站访问咨询。
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覆盖沈城老年人、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人员,平台是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广电网、电话网和移动无线网络为基础,以养老数据中心为支撑,线上以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电话、门户网站、微信和手机APP为手段,以线下实体服务为依托的养老院信息平台。平台主要包括:规范化的养老管理功能,实现养老机构网上申请、审批、年检和评估评级;标准化的养老服务功能,实现各类实体服务走进居家养老人群,实现为老服务人员服务有效动态衔接;集中共享的养老数据中心,实现各类养老数据的采集、交换、共享,为管理、服务、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沈阳市养老服务网实现各类养老服务动态信息发布,养老机构展示,线上网站和线下实体服务的无缝对接。将各类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点、家政服务企业、120、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等资源整合纳入统一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回应老人的求助、求医等信息。
大数据开始全面录入
从1月起,沈阳市已在全市各社区、各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大数据录入工作。养老数据中心以老年人基础数据及养老服务资源为基础,建立沈阳市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为老服务人员三大基础数据库,根据管理需要、数据条件及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情况,有条件地实现老年人口信息与街道、社区、网络、楼栋、单元、楼层、每户的直接关系,并通过老年人口、房屋、家庭、养老机构数据库与空间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对老年人口信息查询、房屋信息查询、家庭信息查询,以及对养老机构的精准定位、区域老年人及养老资源的分析统计等功能。
养老信息可地图上显示
热点C
根据正在搭建的养老数据中心,将逐步建立起沈阳市养老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养老机构基础数据信息可以在地图上叠加显示,支持对养老机构的地图定位。为各应用部门提供查询检索服务,实现对养老机构在电子地图上的精细化管理。基于标准化的GIS平台,系统可经授权后共享沈阳有关部门的地理数据资源,或通过百度地图、谷歌地图、沈阳市测绘院的天地图等地图开发接口进行开发应用。此平台上还可以在时机成熟时开发出防走失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
热点D
选养老机构可网上“货比三家”
以前,想要找一个称心的养老机构没有三四天的功夫下不来,而今可望几分钟就可搞定。在沈阳市养老服务网的页面上有相关的功能设置,不仅可以浏览沈阳市160多家养老机构的信息,还可以功能设置对各养老机构进行比较,如选商品一样“货比三家”,非常直观简便。目前,沈阳市养老服务网已完成内网搭建工作并开始进行服务器、域名申请,过一两个月便可正式开通。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实现老龄工作及养老服务相关业务的实时信息查询、浏览与管理功能,可以和养老服务业务系统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与养老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全面集成,全面介绍沈阳养老日常工作动态,展示为老服务基础信息。
160家养老机构数据信息入网
热点E
目前,沈阳市已有160多家养老机构的信息录入工作已经开始。这些养老机构的相关信息都可在沈阳养老服务网上可以查询。在加快信息录入的同时,沈阳市还按照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要求,将以一到两家养老机构为依托,试点开发、实施适用于养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托养院落等的标准化业务运营系统,主要包括:提供老人档案、接待、订房、入住、收费、结算等管理功能。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实体养老机构推广应用与虚拟养老院建设同步进行。与此同时做好居家、社区和机构老年人与为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评估、服务对接、服务评价、服务监督。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