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000万人次前来铭记国耻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参观者络绎不绝
2019年9月18日,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沈阳上空响起。这个坚持了近30年的仪式,提醒人们勿忘“九一八”国耻。
位于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上千名观众。9月18日,开馆20周年纪念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告诉记者,这里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1999年开馆至今,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达2000万人次。
残历碑铸就感人记忆符号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最醒目、最令人难忘的标志,就是矗立在广场上的残历碑。它是由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贺中令教授设计的。
贺中令教授向记者介绍说,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领导小组要求各地上报各个城市的雕塑代表作品,他就根据历史背景做出了残历碑,作为“九一八”事变题材报了上去。这件作品引起很大反响,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中获得优秀奖。
其实,贺中令的残历碑作品设计出来时,沈阳还没有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想法。一直到1990年,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王盛烈在沈阳市政协会上提出,应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市政府经过开会决定,先拿出100万元建一座雕塑。1991年3月招标会举行,共有62个方案在鲁美展厅展出,专家们最后决定贺中令的《残历碑》入选。
残历碑于1991年6月份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只用了3个多月就完成了。
残历碑高18米,宽30米,厚11米。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悲痛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由杨仁恺题写的“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残历碑整个建筑庄严肃穆,风格独特,既有现代特点,又不失民族风格,让每个参观的人都会记住那个“国耻日”。
市民捐款拉开扩建大幕
“当时‘九一八’这儿只有一个小型的纪念馆,叫“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只有一座残历碑、炸弹碑和地下展览厅,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参观需求。”范丽红馆长介绍说,1997年9月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九ー八”事变纪念馆地下展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九ー八”事变纪念馆将大规模扩建。
根据规划方案,扩建后的纪念馆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也将增加2万平方米。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市委领导强调指出,这是党中央关心,中央军委支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企盼,全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扩建工程在两年内完成,以此作为沈阳市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的一个重要项目。
发布会召开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国家级和省市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沈阳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大中小学生纷纷捐款,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出一份力。
院士操刀设计建筑方案
根据沈阳市委、市政府要求,1997年10月15日,扩建办领导小组在沈阳迎宾馆举行设计征集大会,随后又在《人民日报》《沈阳日报》发出建设“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启事,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
截至10月30日,扩建办领导小组共收到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10家设计单位送来的14个方案及25件构思设计。
最终经有关专家论证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研究,确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的建筑方案,为新扩建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由广场、主展馆、警示钟、胜利碑、办公楼等部分组成,整体风格庄重、沉稳、简洁、有力。序厅的“白山黑水”、主展馆外墙的14度倾角、后广场的“V”字型胜利碑等设计语言,表达了东北河山的壮美、东北人民14年抗争的悲壮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喜悦。
满头白发的齐康教授后来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在铁路旁一个狭长地带设计这座历史博物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在这里——‘九一八’事变的原发地,我在对历史的追思中找到了灵感,找到了要表达的情感和语言。”
1997年11月2日,扩建工程奠基仪式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地柳条湖隆重举行。
社会各界捐赠史料文物
扩建“九一八”事变纪念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伊始,陈列展览部的工作人员就将编写《“九一八”事变纪念馆陈列大纲》列入重事议程,他们日夜奋战,査找了大量史料,经多次修改,最终获得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认同。
同时,文物征集工作也开展起来。工作人员在市内走访一些日伪时期的工厂、医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寻找老抗联、老八路、老东北军将士,挖掘征集文物的线索和抗日英烈的遗物等,还远赴吉林、黑龙江搜集当年抗战的现场照片,放大立于馆后铁路边,以加深参观者的印象。
经过一年半的扩建,1999年9月18日新馆建成开馆,正式定名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20年来,这里每个开放日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沈阳市每年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如今,“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 通讯员崔俊国/文 靳军/摄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陈凤军 崔俊国 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