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南区多项培训助力残疾人“双创”

09.12.2015  11:59

   借势“互联网+”培训残疾人创业引入“庇护工厂”让残疾人实现就业

  浑南区多项培训助力残疾人“双创”

   首推“微商”培训计划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浑南区把握“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机遇,通过目前最受关注的微商创业模式,半年培训残疾人近百人,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开启广阔新天地。

  浑南区残联副理事长乔洪河介绍,区残联与民盟浑南委员会共同创办“助残创业就业基地”,通过手机微商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技术支持以及培训学习的机会。与多家爱心企业合作,将残疾人加盟的门槛降到最低,让更多残疾人加入到自主创业中来,重新回归社会。

  会四国语言、钢琴六级的残疾女孩全爱燕告诉记者:“做微商少则挣出水电煤气钱,如果努力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残疾人更多地与社会交融。”

   创建高端就业培训品牌

  围绕“残疾人有收益、企业有效益”的宗旨,浑南区确立“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100%实现就业”的目标,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

  依托浑南科技助残的独特优势,残疾人游戏动漫设计、电子商务、排版印刷、美甲、字画装裱等专项培训,浑南区在全市率先打造残疾人高端就业培训品牌。同时,浑南区残联将教师授课内容进行录制并上传至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网站,残疾人足不出户即可接受培训。

  为使农村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浑南区还依托春生工艺品加工点、灿傲养殖场等残疾人创业基地,将培训与就业有效结合,在培训的同时完成就业。

   打造就业“庇护工场”

  与苏州某公司合作,浑南区残联将“庇护工场”引入沈阳,实现精神类、智力类残疾人与父母共同就业。工厂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产,首批解决10户智力、精神类残疾人就业,20人左右肢残、低视力等残疾人就业。针对不方便外出就业的残疾人,浑南区还将引入北京一家农业公司的“芽苗菜”种植技术,实现残疾人“足不出户,在家种菜”的愿望。

  浑南区将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政府专项目标考核,联合多家企业,探索残疾人就业创业新途径,让不同文化层次的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封葑

  今年29岁的李红丽,半年前参加了浑南区残联为残疾人开设的微商培训班,让她的人生彻底改变。李红丽告诉记者:“我准备明年在沈阳买房。”

  浑南区区委常委李广杰表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将其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残联组织作用,创新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关注的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等难题。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