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沈阳环境空气质量是如何预报的

24.06.2016  14:39

  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后天的环境空气质量是优还是良竟提前知道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6月23日,记者走进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预报中心主任刘闽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历程,为读者揭开了沈阳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诸多奥秘。 

  27个监测点位

  数据实时传递

  1998年

  沈阳市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从1998年开始建设,首批5个站点,而后伴随着建成区的扩大而不断增加,监测站点逐步增加

  2014年

  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中提出,要充分认识编修和实施应急预案,确定合理的预警分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为此,沈阳市加快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软硬件的建设步伐

  2015年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了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会商中心的建设,会商中心包括会商大屏幕显示系统、会商显示业务系统、预报会商软件系统等,同时还完成了预报预警会商中心机房及质控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建设,使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空气预报预警能力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年

  根据沈阳市蓝天工程的部署,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新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达到27个,其中国控11个市控16个,实现了行政区域全覆盖,使监测网络更完善

  11个国控点位

  ●沈辽西路

  ●太原街

  ●小河沿

  ●文化路

  ●陵东街

  ●东陵路

  ●裕农路

  ●新秀街

  ●京沈街

  ●浑南东路

  ●森林路

  空气监测点位选址采用区域加密网格点位方法布设,相对均匀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区,覆盖全部建成区。

  例如太原街点位在商业区,沧海路(原)点位在工业区,陵东街点位在公园区,小河沿点位、南十东路(原)点位等在居住区,浑南东路点位、京沈街点位在教育区等,这样就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全市的空气质量,而不是也不能只设在空气好的地区。

  2015年,沈阳市还按照环保部的要求,撤销了南十东路点位、沧海路点位,新增了沈辽西路和裕农路2个点位。

  此外,在11个国控点位中,森林路点位属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水平的评价。市民每天、每小时收到的空气质量就是其余10个点位的综合数值。

  污染物监测自动化

  污染物监测谁来控制?

  沈阳市全自动监测,数据同步上传,无人控制。

  11个国控点可监测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等6项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监测的污染物。目前沈阳发布这六项污染物和AQI数值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

  记者在位于浑南区浑南大道一大学院内的监测点位看到,点位设在大楼的顶层,是一个封闭的机房,房内无人值守,各项仪器都在“无人操作”中正常运转。

  揭秘1    全市11个国控点都是无人值守操作,监测仪器对站房内的温度比较敏感

  揭秘2    屋内空调一直运行,由于仪器全年365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一直在散热,所以室内温度控制严格,要保持在20℃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揭秘3    为防止仪器断电还准备了可供电7小时的“充电宝”,防止仪器断电数据监测中断

  揭秘4    监测人员每周需要对监测点位巡查一遍,一旦站内出现任何问题手机上都有短信提醒

  揭秘5    这11个监测点位监测的六项污染数据、已经形成的AQI综合数值都是实时不断的变化,每5秒钟就向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传送,每隔5分钟向国家站进行传送,数据采取实施同步传输,真实准确无水分 

  沈阳市环境空气预报预警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持续推动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科学规范化发展,预报预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发展,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力度不断扩大。

  2001年

  按照国家监测总站要求,沈阳站与沈阳市气象局联合开展沈阳市空气质量API预报,并建立了逐步回归预报模式

  2006年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引进了数值预报模式——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

  2009年

  自主开发了天气模式、预报模式,同时业务化应用,目前,沈阳采用逐步回归、天气模式等多种模式并行,共同预报

  与此同时,为提高深入研究、分析雾霾成因及区域传输规律的分析技术手段,增加了激光雷达气溶胶监测分析。沈阳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资源共享、联合会商”的框架下与沈阳市气象台开展环境气象资源共享合作,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提高预报业务准确度,联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2014年9月

  沈阳市环保气象两部门完成了VPN数据共享专网的建设 

  气象与环保数据共享

  做出准确研判

  如何让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更加准确呢?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沈阳市气象台实现了数据共享。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实况及预报气象资料获取分为网络基础资料及与气象台共享数据的加密资料两部分。

  解析沈阳观象台每日、每小时的气压、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天气现象(沙尘、雾、霾等)、天气形势分析结论和高空实况、稳定度指标等资料;分析每日地面实况图、高空实况图。

  研判沈阳地区未来3天天气预报资料(含雾霾天气预报、天气形势分析结论、稳定度指标)和地面形势预报图、高空形势预报图。这样,基本保证了预报的准确性。

  预报预警制度化

  为建立更加有效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提高重污染天气的防范和应急能力,制定了一套预报预警工作制度。

  规范预报员业务范围

  1  预报员在认真分析上级站发布的各种预报指导产品、网络各种实况和预报资料信息及沈阳市气象台(以下简称市气象台)共享气象资料数据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实时的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进行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和订正。

  2  随时监视空气质量的变化,遇有重要天气时,及时与市气象台进行会商,并发布相应的空气质量预报和预警。

  3  做好气象台、电台、报纸等媒体空气质量预报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市局官网预报发布的有关工作。

  4  沈阳市目前预报预警工作实行全年无休365天值班;每日设定主班、副班及预警空气质量实时短信3个岗位;预报主班负责制、预报结果无需领导审批的工作制度。

  5  预报主班负责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例行分析和日常预报会商,确定预报结果、撰写预报信息并发布;当预测可能出现重度污染,达到预警级别时,按程序启动预警程序,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并通知上级领导。

  6  副班预报员协助主班预报员监视和预报辖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若发现扩散条件有可能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提醒主班预报员。

  7  短信预报员在主班和副班的协助下负责对班内出现的影响本地区的重污染天气进行比较系统的技术总结;保证班内上、下传公文和信息畅通及其传递。

  确立预报会商制度

  1  日常预报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定时与气象台会商,当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或有重要保证任务时,临时召集全体在岗预报员会商,并随时主动与市气象台及上级站进行会商。

  2  在重污染时期,在与气象部门会商前内部预报员先行会商。主班预报员首先介绍当天的气象扩散形势以及各种上级指导产品,提出对未来形势演变的看法以及预报意见;随后参与会商人员均发表个人意见;主班预报员综合会商意见后,做出最后对外发布的预报结论,如全体参会预报人员对上述结果无异议,制作预报信息,并会签。如有异议,须经研讨后,重新进行预测。

  重污染期间应急响应制度化

  1  依据《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和一级(红色)预警。

  2  预报员的工作随着预警级别的升级,工作时间逐级延长3小时,直至红色预警24小时值班;预警短信时隔逐级由3小时、2小时缩短至1小时一次。

  3  与气象台的会商也逐级增加频次与沟通方式,并且会商必须在1个小时内完成。

  4  逐级增加每天向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经领导组审批后的预警信息的频次。

  5  预警未解除之前,每天下午再次与市气象台会商之后,向沈阳市环保局报送本市未来24小时、48小时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及其后2天潜势分析结果,同时按要求建议沈阳市环保局向环保部监测司报送预警信息。

  6  预报人员每日制定的预报结果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市局官方网站、总站官网及市局官方微博等媒体门户发布。内容为沈阳市未来24小时、48小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及出行建议,提醒市民关注实时及未来空气质量状况。

  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李海英  魏爽  制图、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