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结婚礼金60年间竟翻了300倍(图)

04.05.2015  07:44

  这个“五一”您在干什么?或许不少沈阳人都会这么回答:不是在婚礼现场,就是在去婚礼现场的路上。今年的“五一”小长假,2015年第一轮黄金“嫁期”如期而至,接二连三的“红色炸弹”让不少市民大呼钱包“hold”不住。可您是否知道,60年前,参加一次婚礼要随多少钱吗?5月3日,一纸已沉睡半个多世纪的婚礼礼单解开了答案。

  回顾:60年前一出手就是10000元

  当天,对婚俗已研究20余年的沈阳收藏家詹洪阁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独家展示了一批珍贵的婚礼礼单,这些结婚礼单都是他从各地淘来的,这里面不仅可以看出结婚礼金在60年的变化,也能折射出百姓生活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这其中,一张1954年3月12日的结婚礼单,着实让记者吓了一大跳。记者看到,在一张长方形的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随礼人的姓名和随礼金额。而随礼金额最少是5000元打底儿,随10000元的最多,随20000元的也有不少。

  詹洪阁介绍,别看数目挺吓人,但在第一套人民币中,面值5000元的纸币也就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中的0.5元,而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0000元则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元。

  他告诉记者,在建国初期,结婚随礼大部分都在5000元—10000元之间,能在婚礼中拿出20000元的算大户了。

  渐进:“含金量”随改革开放猛涨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左右,第二套人民币开始流通,礼金的数字就不那么吓人了,参加婚礼时的礼金一般都是在3元—5元,个别还有2元钱的,能拿10元钱的算是非常罕见的。而到了70年代,结婚礼金已经涨到了5元—10元。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10元、20元在婚礼中已经拿不出手,50元—100元比较常见。

  上个世纪90年代,沈阳的婚礼礼金已经100元打底儿,在婚礼中拿100元—200元比较常见。

  而如今参加婚礼,200元已经拿不出手,除非本人不去且关系一般,如果本人去的话,通常都得300元垫底儿,500元比较常见。

  对比:结婚礼金60年间竟翻了300倍

  由此可见,从1元至300元,结婚礼金在60年间竟翻了300倍,远远高于工资的增长速度。而在礼金暴涨的同时,礼金在工资中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渐被放大。以60年前为例,参加一次婚礼所掏的礼金,只占月工资的5%左右。

  而如今,如果在婚礼中随500元的话,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能占到工资的15%左右,这对于一些工薪阶层尤其是月光族来说,烫金的婚礼请柬则成了“红色罚单”,实在招架不住。

  原因:高物价、攀比心理拉高礼金

  詹洪阁分析,结婚礼金的飙升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和百姓的收入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包括婚宴等结婚成本的提高,也从侧面拉高结婚礼金,不可不提的是,攀比心理和高物价也是推高结婚礼金的主要原因。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

  白昕文并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