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耄耋老人自建“教育展馆”(图)

04.12.2017  10:24

  孙老在自家院子里建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王齐波 摄

  他16岁参军,从军的五年里,他参加战斗2年零9个月。如今,年届八旬的他又将自己的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展馆,用1000多件展品铭记历史昭示后人。他,就是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农民孙德山。

   为怀念牺牲的战友建展馆

  在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走过一段小路,在几排平房之间,一座铁质的铁架横跨在小路之上,上面悬挂的红底条幅上,“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字样清晰可见,这里就是孙德山老人的家。

  “16岁参军成为东北军区警卫二连的一名战士,参加战斗2年零9个月。”今年86岁的老人孙德山说,他在战场上主要是开车运送物资,由于白天运输常常遭到打击,他们就改到晚上趁着夜色掩护进行。在一次夜间执行任务中被敌人发现,几架敌机围着车队不时投下炸弹……回忆起战争的残酷,孙德山老人眼睛湿润,扭过头望向远方,“那都是比亲兄弟还亲的战友啊,十七八岁的年纪,前一秒还一起走着,下一秒就在你面前血肉模糊。

  孙德山说:“正是为了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那段历史,我建了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展馆。

   教育展馆免费开放

  走进孙德山老人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道路两排的一棵棵大白菜,如果没有木门上的“革命历史及爱国教育展馆免费参观”字样,还以为走进了一处农家院。

  推开木门,整个的院落让人耳目一新,院落的四周、中间等地摆放了一个个长条状的展柜,展柜里战争时期的服饰、照片、书籍。

  孙德山老人介绍,这个展馆大约有二三百平方米,是他利用自己居住平房前的院子改建的,顶棚是一层塑料布,用来遮挡风雨。

  虽然教育展馆看上去有些简陋,但都是老人一点一点自己完成。为了省钱,许多能自己手工来完成的他从不去找人来做。

  孙德山老人称,这些年他并没有多少积蓄,刚开始建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他曾开垦荒地种粮食来解决自己和老伴的吃饭问题。为了尽快凑够修缮博物馆的钱,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曾挥动着大铁锤,将建筑工地上丢弃的建筑垃圾敲碎外壳,砸出水泥包裹的钢筋,卖掉钢筋以筹措资金。“这些年花了8万多元了。”他指了指门口的一个独轮车,我平时都是推着它去捡破烂换钱来建这个展馆。

  这些年,老人没说过一句苦,“我觉得做这些事就是要怀念战友,让人们记住他们。

  孙德山老人表示,目前展馆免费向大家开放,如果有一天自己没能力管理了,修建好的场馆愿交由政府或由公益组织管理,依然向社会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王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