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超六成企业为私营 95.9%的企业是小微企业

27.04.2015  08:49

每5年发布一次的沈阳经济“体检报告”今日出炉

沈阳超六成企业为私营 小微企业贡献沈阳企业半数就业

  每5年对第二、三产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经济普查被视为把握经济脉搏最准确的“温度计”。自2013年6月以来,全市近万名普查工作者历经普查准备、单位核实、入户登记、数据审核验收上报、质量抽查等环节,圆满完成了第三次经济普查任务。27日,沈阳市统计局、沈阳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沈阳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透过这份沈阳经济的全面“体检报告”,沈阳经济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这份“体检报告”又带给我们哪些重要信息?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与您一起梳理。

  近六成法人单位扎堆中心城区

  记者了解到,这份“体检报告”从大处来说,能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对企业而言,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行业数据;对老百姓来讲,则是投资、创业的一份晴雨指南。与前两次经济普查不同,此次普查首次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进行现场登记,并对普查对象进行空间定位、拍摄证照、采集和上传数据,小微企业以快速增长的态势首次出现在公报中,更显示出了沈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走出的转型升级之路。

  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7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9万个,均比2008年末(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时点)明显增加。单位数量的增加说明创造财富的经济单元在增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增强。

  从区域分布看,在全市法人单位合计中,市区占82.2%,三县一市占17.8%。在市区中,5个中心城区占全市法人单位合计的58.3%,其中,沈河区的法人单位最多,占到了全市的14%,紧随其后的是铁西区和皇姑区。

  沈阳企业超六成姓“私”

  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国有企业法人单位1872个,仅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2.1%;与之相对应的是,私营企业法人单位达到57423个,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63.5%。

  通过近些年的国企转型,国有企业单位数量虽持续减少,但资本集中度更高,实现了量与质的转变。民营资本及时占得国有退出的市场空间,显示出更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后劲。

  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2013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合计360万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78.4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35.8万人,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4.1万人,社会团体及其他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5万人。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最多?普查结果显示,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01万人,占36.3%,相当于每8个沈阳人里,就有一个人从事制造业;建筑业46.7万人,占16.8%;批发和零售业28.6万人,占10.3%。而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43.2万人,占52.9%;住宿和餐饮业12.2万人,占15.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8.5万人,占10.4%。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
前四月大连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4月,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