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近期将打通多条北西南方向出城通道
近期,沈阳将开通多条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出城大道,多条连接二环、三环的“断头路”被打通,市民开车到沈北、于洪、张士地区以及跨越浑河两岸都将十分便利。
北部:8条大道通沈北
据市建委介绍,继改造西江街、黄河大街,建设梅江街、陵园街、东望街大通道的基础上,今年开工建设了怒江北街贯通及接线路工程、陵园街接线路、文大路贯通工程、沈铁二号公路。这些道路竣工通车后,北部地区将有八条大道通沈北。
怒江北街北延线工程全长1067米,南起怒江北街现在的“断头路”,北至沈北新区文大路,由南向北先后下穿三环绕城高速公路和裕虎铁路线。通车后仅需15分钟就能到达道义。
沈阳城区8条通向沈北新区的道路分别为:
兴华街-淮河街-西江街、黄浦江街-怒江南街-怒江北街、南京街-黄河大街-道义大街、陵东街-陵北街-阳山路-梅江街-七星大街(梅江北街)、陵园街-金山路(北二环)-鸭绿江北街-文储路-陵园北街-孝信街、鸭绿江街-鸭绿江北街、望花南街-望花北街-虎石台大街、沈铁路-榆林大街-辉山大街。
文大路贯通工程在改造前,原本双向6车道的道路在长大铁路线的公铁桥处变成双向2车道,成为拥堵的“瓶颈口”。
改造工程将拆除现有的公铁桥,新建一处6车道的新公铁桥。从道义地区或者皇姑区首府新城地区前往朱尔屯的车辆,无需花费1小时绕行黄河大街、北二环和望花街,走文大路仅需15分钟就能抵达。沈北新区、皇姑区、大东区北二环至北三环之间,也增加一条东西向的贯通线。
西部:8处通道跨三环
今年,沈阳西部的交通在打通谟家堡节点、迎宾路高架桥通车的基础上,22号路跨三环桥、永安大道和宁官桥改造工程也将建成通车。届时,西部地区跨三环通道由6处增加到8处,既有桥梁通行条件也大幅提升。
22号路跨三环桥于去年开工,位于沈阳市西南部浑河北岸,于洪新城与铁西新区交界处,紧邻余良村。路线起点位于西三环高速以西,向东上跨三环高速、沈大连接线进入于洪新城境内,终点与在建的细河路相接。设计时速60公里。在建桥之前,铁西城区区域、于洪新城地区前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车辆基本都走沈辽路,但沈辽路全线拥堵严重,尤其是三环路段的宁官地区,导致从城区到开发区需要四五十分钟的车程。该桥通车后,从铁西滑翔开车去开发区只需15分钟。
南部:跨浑河桥将增至17处
近几年,南阳湖桥、新立堡桥、伯官大桥陆续建成通车,第15处跨浑河桥——云龙湖大桥也即将通车,两侧接线道路完工后即可顺利通车。今年年底,第16处、第17处跨浑河桥,中央大街跨浑河桥和长安桥即将开工建设,这两座桥计划将于明年底竣工。
长安路跨浑河桥建成后,浑南东部居民去往中街地区也就10分钟左右。而目前,则需要通过东侧的新立堡跨浑河桥或西侧的长青桥前往,需花费40至50分钟左右。
今年,沈阳南部还将开工新建二环路五爱街立交桥,封闭二环最后一处信号灯,实现全线无信号快速全封闭交通。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张阿春
恢复85公里慢行系统行人非机动车不再混行
据介绍,今年,沈阳计划完成整修道路100条。目前已经完成92条。其中,文化路、万柳塘路、黄河南大街、联合路、怒江街、西江街等道路面层老化比较严重的主次干道17条已经全部整修完成。市内五区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的83条街巷路已经完成整修75条。
目前,整修名单中的部分街路,存在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的情况,行人出行有安全隐患。今年,将对有人行道且较宽的主次干道进行慢行系统恢复,总里程将达到85公里。
所谓慢行系统,即通过不同路面将非机动车与行人道路区分开,比如在绿化带内铺装沥青路面供非机动车行驶,铺设方砖路面供行人行走。
慢行系统的恢复,将使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地解决快慢交通冲突,引导市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环保健康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