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逐步恢复慢行交通“独立路权”

20.09.2015  10:07

  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在沈阳的很多小街小巷,步行道、非机动车道已被“蚕食殆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今年的道路整修中,沈阳突出新的交通理念,鼓励绿色出行,大量使用新材料,从设计源头对有条件的道路,逐步恢复慢行交通的独立路权。

    新理念慢行交通要有独立路权

  “沈阳正在逐步恢复慢行系统,现在我们除了规划建设过街天桥等慢行设施外,还在青年大街等地用绿篱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开,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有条件的街路继续试点。”市建委城建处负责人对记者说。

  以往沈阳在道路整修过程中,把重点和注意力放在路面恢复上,全力保证机动车通行。而今年,沈阳对有条件的道路,逐步恢复慢行交通,保障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舒适性。此外,沈阳在今年道路整修中,对交通十分拥堵的道路,结合区域条件,进行交通渠化建设,以缓解交通压力。而对不影响道路交通的路段,改行道树树池为绿化带,在提升绿化景观效果的同时,扩大软覆盖面积,增加雨水收集量。

    新材料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今年沈阳在道路整修中大量使用新材料,比如预制混凝土砌块检查井、新型边石、球墨井盖等,但最大的亮点还是步行砖的使用。

  沈阳积极引入现代建筑产业成果,将透水步行砖用于今年道路整修中。9月17日,记者在沈河区天坛二街施工现场看到了这种新型方砖。据介绍,这样的方砖与石材、沥青等相比,更加绿色、环保,而且透气透水性强。在现场,记者特意拿了瓶水倒在方砖上,只见水很快就渗进砖体,几秒钟之后,表面就只剩下水渍。

    新管理现场施工约法三章

  在今年的道路整修中,市建委为最大限度减少大规模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了多项举措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除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期间外,道路维修期间不对道路交通进行全封闭。涉及翻建的道路施工要求避开早、晚高峰,施工期间仅封闭半幅交通进行施工;涉及铣刨盖被的道路施工主要利用夜间。大型施工设备在夜间10点之前,停止作业,杜绝噪音污染。施工现场均设置公示牌。今年沈阳还全面加强现场扬尘控制管理,要求市政道桥施工要配备足够的洒水车辆,定期巡回洒水抑尘,挖土、装土、堆土、路面切割、破碎、铣刨要保证湿式作业。

      新标准气温10℃以上才能铺沥青

  沈阳今年还对道路施工流程制定了一些新标准。特别是,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沈阳已要求下一步道路整修过程中,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必须在气温达到10℃以上才能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要求达到150℃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交通调流,选择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避免夜间施工。同时,加快现场摊铺速度,卸料后立即进行摊铺,减少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的热量损失。”市建委城建处负责人说。

    相关报道

  市政道路交付使用

  5年内不得挖掘

  市建委城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沈阳在道路整修中,实行各管网建设与道路同步施工。凡是新、改、扩建的市政道路交付使用5年内和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的,需按管理权限经市或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全幅道路挖掘修复费。

  市建委今年还特别规定,如果道路整修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环节的责任。“市里已明确规定,市政道路工程完工后5年内不得列入城建计划进行大修改造,对完工未满5年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正常使用的道路,由相关责任单位自行投资组织修复。同时,因工程施工质量造成道路破损的,由原实施主体组织原工程承包单位出资修复;因管养维护不利造成道路破损的,由工程管养维护单位出资修复;因道路挖掘造成道路破损的,由道路挖掘监管部门负责出资修复。”(于海)

  编辑: zfw08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