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锔瓷 在指尖上重现古老国粹
关向伟老师正在锔瓷
锔瓷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它始于宋代,已有千年历史。今天,沈阳有一位默默传承锔瓷技艺的人。4月11日,记者一走进关向伟的工作室,就被他出神入化的高超手艺吸引住了。
锔瓷,是在挽救破碎瓷器的“生命”
关向伟工作室的两面墙壁是书柜和展架,上面堆得满满的。其中,有清康熙山水绘盘、明代青花观音莲坐台等各式老瓷器近百件,但这些瓷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破损。
今年49岁的关向伟告诉记者:“锔瓷,是一种传统修复艺术。说白了就是在挽救瓷器的‘生命’。”
锔瓷世代相传,始终与人们的生活相随。许多中老年人在小时候都曾听到过“锔锅!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这就是锔瓷技艺的原始表现形式。关向伟说,他爷爷早年就是以锔瓷谋生。那时,家中的盆碗很是金贵,要是不小心打碎了,谁都舍不得扔,会将碎片收好,就会来找爷爷修补,破碎的碗就能起死回生了。
锔瓷一共有136道绝技
爷爷的工具箱传到了关向伟的手中,虽说箱子不大,但功能齐全,它由数个小抽屉和暗盒组成,里面装的、外面挂的,都是各种锔瓷用具和材料。
从初中开始,关向伟就对瓷器古物着迷,同时也学会了传统的锔瓷手艺。30多年来,经他之手锔补复原的古器已超过了上千件。如今,他已是东北地区寥寥无几的锔瓷高手。
锔活分为粗、细两种。粗活多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现在生活好了,早已经没有人再修补锅碗瓢盆了。而细活所用的工具小巧精致,锔钉有金钉、银钉、铜钉等,多用于文物瓷品等修补。
关向伟介绍说,锔瓷手艺一共有24样、72种、136道绝技,其中包括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一件破损的老瓷器经过修补后,仍可以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锔瓷时,先要把瓷器碎片拼接好,再用绳子扎紧,然后用弓子和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再将锔钉横在裂缝上钉进去,但不能钉透。
关向伟说,修复古瓷,是大有讲究的。首要认真观察古瓷,还要根据修补的需要画出设计稿,再根据设计稿在古瓷上钻眼测距、造钉打磨、下钉拼接、腻材补缝等繁琐工序。从而,修补一件古瓷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
去年10月,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系列活动,中国锔瓷文化首次在欧洲大陆亮相。关向伟受邀带去近50件精美作品进行展示,受到广泛好评。
关向伟现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他不仅是陶艺设计与制作方面的专家,而且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个性化茶器设计”项目的指导教师。关向伟的锔瓷作品,不少都被国内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收藏家收藏。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