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马”出发检阅的不只是城市地标
从北陵公园出发,宽敞清新的北陵大街,是沈阳马拉松的第一赛段。在航拍和全国直播的镜头里,沈阳的美,超乎想象。
9月27日晚,沈阳马拉松虽已结束,而赛事催生的“沈马热”还在持续——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关于“沈马”的赛后评论众说纷纭,总基调是“之前还对沈阳办这样的赛事心里没底”,可结果很好,“比预想的好”。
城市景观、城市形象,这一次得以完美展示。而真正超过预期的,是决定着沈阳第一个“全马时代”取得如此漂亮成绩的“灵魂”所在——城市管理水平,市民素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如此大考。在回头看“荣耀沈马”的时刻,跑者、志愿者、观众、市民中的每一个你和我,每一个,都功不可没。
细看每个环节,作为跑者,是否做好赛前充分的训练和准备?是否在比赛中量力而行?是否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作为志愿者,是否认真接受培训,专业服务?作为观众,是否将“沈马”作为“家门口”的一种荣誉象征,共同维护沈马的形象?“沈马”暂告段落,本报对涉及“沈马”的方方面面进行即时盘点。
市民参与度辽宁人占“沈马”参赛者五成以上
“沈马”总裁判长王新坤是今年7月份被邀请参加沈阳马拉松的,他说“沈阳举办马拉松比赛并不意外,全国每年50多场马拉松比赛,像样点儿的城市都举办过。沈阳为什么不能办呢?沈阳要建足球之都,先办场城市马拉松很必要。”
事实上,在辽宁省,大连的国际马拉松赛已连续举办20多届,成为大连的名片之一,在“沈马”之前,省内城市营口、丹东、盘锦等纷纷举办起自己的城市马拉松赛。
各地城市马拉松赛的蓬勃兴起,除了赛事由之前的审批改为备案制度上的变化外,还涵盖着各地城市为推广城市形象营销、推动经济的努力。比如,9月12日在盘锦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选在红海滩风景廊,很好地宣传了自己城市的旅游资源。
沈阳马拉松已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健身热情——来自沈阳官方一份总结称,辽沈地区马拉松爱好者报名踊跃,参赛选手占参赛总人数的53.2%,另有33.91%为外省市参赛选手。这三分之一的报名者是非沈阳籍人士,还包括来自俄罗斯、韩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业、业余选手。
赛道选择展示了城市“最有特色的一面”
“沈马”选择在沈阳最美丽的金秋九月举行,天气条件适宜。对于“为何选择城市生活主干道来举行马拉松跑”,沈阳官方曾经的解释或可作为答复:作为沈阳首届马拉松比赛,赛道安排不仅要展现沈阳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要突出城市发展的成就。
9月27日,我们看到的赛道贯穿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和浑南区——从北陵公园出发,沿北陵大街、青年大街南行,途经代表沈阳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行政中心市政府、经典地标彩电塔、辽宁工业展览馆等。也有现代都市标志的高楼大厦,中途横跨气势磅礴的浑河,一路风光旖旎。
王新坤对这一赛道持肯定态度,“老城、新城,有历史,有未来,被称作金廊的青年大街,是沈马最令人骄傲的路段,将沈阳悠久灿烂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与现代气息融入其中。”
一次成功的马拉松赛,主办城市通常会把自身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示给选手,例如北京的马拉松赛,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终点在“鸟巢”和“水立方”中间,途经长安街、海淀区等;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起点设在外滩,途经南京路、静安寺和淮海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途经漂亮的环岛路和演武大桥。这样的精品马拉松赛往往会令人印象深刻。
交通影响137条公交线临时调整地铁仅一站短暂封闭
首届沈阳马拉松举办当天,沈阳有137条公交线路进行临时调整,泰山路及北陵大街、浑南中路等多条道路从早4时30分到下午14时10分,分时段封路。
如此大规模分时段封路和公交调流,尤其北陵大街、青年大街等交通主干道封闭,对城市生活带来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公安部门的官方微信也披露:对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判和评估,虽然中秋假日、周日、休息日等因素被认定“会减少影响”,但封闭和调流后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及瘫痪,仍不乐观。为此,公安部门此前有过地铁二号线多站不停靠的思路,但后经论证,发现不必要,后未施行。结果是,只有北陵公园站在比赛开始时刻短暂封闭,其他站点均正常运行。事实也证明,这样是利大于弊,马拉松比赛分赛段结束比赛后,裁判员是靠地铁进行疏散到指定地点并坐摆渡车离开的。地铁出行的市民也未受到更多影响。
跑者准备长期爱好者表现抢眼迷你跑可“再规范些”
“沈马”全程报名人数在3000多人,半程马拉松的报名人数在4000多人,报名参加迷你马拉松的人数有7000多人。在报名选手中年龄最长者84岁,参加迷你马拉松赛。
一位参加半程跑的市民告诉本报记者,“跑之前,我有点紧张,想再上一次洗手间。跑起来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参赛者的速度都很快。前面我跑得比较轻松,后来有点儿坚持不住了,旁边一个跑友看出我要崩溃了,就对我说:‘这是我的第一个马拉松,也是你的吧?你得坚持。’我听完也挺受鼓舞。”
这是主办方格外看重的——比跑本身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的培养。马拉松长跑本身具有特别的文化,在“沈马”中,这样的参赛者很多,都令人敬佩,“但有个别几位穿着特别厚的古代服装的选手,是很吸引眼球,可是其实这样想跑完半程,是很不容易的,对身体也不好。”专业人士认为,迷你跑重在参与,但参加半程跑和全程跑的,明年如果再想参加,可以“再规范些,再严肃些”。
志愿者专业程度近千名志愿者接受两个月培训
9月初的志愿者招募,报名人数突破万人。沈阳精选出1800名大学生志愿者。王新坤说,仅沈阳体育学院就有897名大学生成为竞赛专业志愿者,202名学生裁判,赛事志愿者按岗位分工有检录、终点、人工计时、饮用水站、饮料站、沿途检查员、仲裁录像等多个点位。
这些志愿者非常专业,他们都经历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培训。一站就是8个小时,为参赛者服务,且保持水准。另外,有315名裁判参与“沈马”的执裁,大多数来自沈阳体育学院。
后勤保障医疗、流动厕所、补给均可圈可点
在“沈马”中,设有25个医疗点,19台救护车,10辆摩托车。每2.5公里设置一个医疗点,在赛道沿途每100米安排1名医学专业学生志愿者。流动厕所充足。
在补给方面,王新坤特别称赞,“在25公里处、30公里、32.5公里、35公里处,设置了专门装载饮用水、纸杯等补给品的保障车。在比赛时,25公里处临时出现纸杯不足问题,手台一呼,1分钟内,保障车就将纸杯补给到位。”
观众维护部分点位观众少或成本届“沈马”唯一遗憾
昨日上午8时7分,有沈阳人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讯息“从前忙忙碌碌,没细端详过,这是我美丽的沈阳啊,生我养我的地方”,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沈马”当日,不少沈阳人都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从电视镜头里看,部分点位观众不多。我们是否将“沈马”作为“家门口”的一种荣誉象征,共同维护“沈马”的形象?
在大连马拉松比赛中,曾因“后半段,选手格外需要有观众给加油鼓劲的情况下,因为线路设计的问题,完全看到不到观众啊”而遭吐槽。
从专业人士来看,沈阳至少明后年都要举办马拉松比赛,希望明后年,能在观众组织方面再加把劲儿。给市民观众留出更多的空间,电视前观看和现场观看的气氛和情绪,完全不同,后者带来的感觉更深刻。
未来预测“报名人数激增”将成明年“沈马”最大看点
虽然刚刚起步的“沈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对于喜爱这项运动的人,“沈马”相当令人惊喜,对于以后承办类似赛事,市民也感到“心里有底”了。
辽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万强说:“城市马拉松赛事,对沈阳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就是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而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城市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以及展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进而吸引投资、商贸等。”
张万强表示,城市马拉松这样的体育赛事,已经不完全是体育比赛的意义,体育产业化承载并赋予了更多的经济因素,更多城市将其当作一种城市营销的手段,这是无法用具体数据来衡量的经济账本,运营好且品牌化后,可视为一种无形资产。
而体育业内人士看来,“明年沈阳马拉松报名人数将激增,这利于提高群众体育热情,健康将让体育爱好者终身受益。”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