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税收政策实施 税收优惠助A股通天下
专家 免税是沪港通税收主基调
作为资本市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的沪港通,虽然被市场翘首以待,但由于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在税收制度上存在差异,沪港通税收制度设计备受关注。
11月14日下午,在沪港通开通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闭市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QFII和RQFII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沪港通涉及的所得税、营业税和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收政策,以及QFII、RQFII新适用的所得税政策。悬而未决的沪港通税收政策终于在沪港通开通前夕尘埃落定!
政策刚一发布,资本市场就好评如潮,认为“优惠超过预期”。
因提出A股“钻石底”而声名大噪的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沪港通税收政策对支持沪港通试点顺利开展,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方向正确,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对A股与港股皆属重大利好消息。针对沪港通买卖价差3年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李大霄认为“有力促进沪港通业务的大发展,还可以考虑延长”。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洪灏通过微博指出,沪港通3年免征个人所得税利好A股,暂时统一了QFII和沪港通资本利得税的处理。虽然市场之前预期也是3年左右免税,但是政策出台时间超预期,显示托市的决心。
分析两份文件中各项政策的规定,专家认为免税是沪港通税收政策的主基调,打消了此前市场的担忧,因此备受好评。
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王冬生说:“在允许进行股票投资之后,税收政策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税收政策不明确,投资者无法预计投资成本,一般不敢出手,税收政策明确后,才让投资者真正驶上沪港通的投资高速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就上述两份文件答记者问时指出,沪港通是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联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有益尝试,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港通涉及内地与香港的企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税收方面涉及股票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等不同所得,涉及现行内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为支持沪港通试点的顺利开展,便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遵照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对沪港通涉及的税收政策问题作了认真研究,总体上在现行税法框架内明确相关税收政策,同时根据税法授权在某些方面作出特殊政策安排。
平安证券公司财务部税务主管赵虹介绍,沪港通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RQFII)从2014年11月17日起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次出台的沪港通税收政策明确从2014年11月17日起,QFII和RQFII的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有效降低了税收成本,有助于提升QFII和RQFII做多内地股市的热情。
二、对内地个人证券买卖收益实行免税优惠。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中国内地对个人转让从二级市场取得的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的差价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此次的沪港通税收政策对于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3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意味着3年之内内地投资者投资A股与投资港股在税收政策上基本一致,有助于减少税收对投资者投资选择的扭曲,有利于促进内地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
三、对香港投资者买卖A股差价收入实行免税优惠。
沪港通税收政策对于香港投资者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减少了投资的税收成本,增大了A股的吸引力。
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通常是想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差价收入,以及股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获取差价收入是很多投资者的主要目标。从以上免税政策可以看出,参与沪港通的投资者除了内地企业外,其他投资者买卖沪港通股票,不仅获得的差价收入免缴所得税,还免缴营业税。
国家之所以对沪港通作出基本以免税为主基调的税收安排,就是希望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沪港通,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更大、更广阔的融资平台。
算账 买卖A股和港股税收有何区别
对于内地投资者,现在既可以买卖A股,又可以通过沪股通买卖港股,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投资者包括个人和单位,他们买卖A股和港股税收有何区别呢?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王冬生、长城证券财务总监吴礼信作了详细比较。
个人投资者买卖A股和港股税收异同分析:
相同点:对于个人投资者,根据内地现行税收政策和沪港通税收政策,个人买卖A股和港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因此在差价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方面没有区别。
不同点:对于持有股票取得的股息,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区别。内地个人从A股取得的股息,适用20%的税率,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85号)的规定,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而个人买卖香港股票,股息所得统一按20%的税率纳税,投资者应该考虑税率差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此外,对于买卖股票的印花税,买卖A股单向收取,在卖出时缴纳,税率为0.1%;买卖港股双向收取,税率为0.1%。
单位买卖A股和港股税收异同分析:
相同点:单位买卖A股和港股取得的价差收入,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取得的股息收入,除连续持有股票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外,都需要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
不同点:单位买卖A股取得的股息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而买卖H股取得的股息收入,上市公司不负责代扣代缴,应纳税款由企业自行申报缴纳。在纳税申报时,对香港联交所非H股上市公司已代扣代缴的股息红利所得税,可依法申请税收抵免。
对于买卖股票的印花税,与上述个人买卖股票印花税的规定相同。
吴礼信告诉记者,因沪港两地股市交易规则不同,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及其交易规则熟悉还需过程。以长城证券公司的数据为例,截至11月17日,长城证券累计开通港股通业务权限客户3196个。交易首日,共有34家营业部合计304个客户参与首日交易并成交,交易额1577万港币。目前,对于内地投资者购买港股,市场上多数券商的港股通交易佣金还是高于A股,相关需支付的税费,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例如:内地投资者11月17日通过沪港通买入1万股港股A,成交价10元/股人民币,总成交金额为10万元。根据《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港股通存管结算业务指南》,购买过程中需支付的交易税费包括,交易征费:100000×0.0027% = 2.7(元);交易费:100000×0.005%=5(元);交易系统使用费:0.5元港币/每笔交易(约0.39元);印花税(港股为双向缴纳):100000×0.1% = 100(元);证券公司佣金:100000×0.1%=100(元);总交易税费约208.09元。
股民 希望A股市场融入国际市场
记者17日到证券营业部采访时感觉到,沪港通已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王女士告诉记者,早在10月上旬,得知即将开通沪港通的消息后,就来开户了。“沪港通后,投资品种增加了,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像腾讯这种科技类股票在A股市场上属于稀缺品种,沪港通开通后,我就可以直接选择这样在港股上市的股票。有的股票在香港市场价格高,在A股还没有体现它的价值,这些股票也是我首选关注的品种。从板块看,我比较看好大健康板块、移动互联板块。”
记者认识的股民老李已有二十多年股龄,他对沪港通很是看好。他告诉记者:“我十分欢迎沪港通的到来,希望通过沪港通能把中国A股市场带入国际市场,希望我国的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真正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沪港通对促进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的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肯定有利。”
对于参与沪港通的资金门槛问题,老李认为不公平。50万元的门槛,等于把一些散户挡在了沪港通门外。
记者问老李是否准备参与沪港通股票交易?老李说:“我要先观望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还不懂。比如,中国联通这只股票,目前在A股市场是3.6元人民币左右,而在香港市场,中国联通的价格为11.3元港币。沪港通后,两个市场上的中国联通的股价差额会不会缩小呢?这很难说,因为国内A股和B股之间的差额就没有缩小。基于这些原因,对于中国联通这只股票,我希望观察3个月以上,看看它的走向,然后再决定是否参与操作。”
但是,老李告诉记者,他已经申购了某券商设立的专做沪港通的基金。他说:“我个人操作沪港通股票的能力可能不够,机构的水平可能会比我强。该基金申购当天就卖完了,我是通过配售才买到的,配售比例是48%。由此可见很多投资者很看好沪港通,期望值很高。”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余斌认为,港通的正式启航是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无论对金融制度、法规建设、市场监管,还是对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投资理论和资本流通等方面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