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农民老田昨实现捐遗心愿 最多可让5至8人受益
24.03.2015 12:52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死后化做一抔土回归大地,还是捐出遗体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生命?3月23日15时,在法库县红十字会和沈阳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协助下,法库县依牛堡子乡村民,57岁的田忠海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心愿——他的家人将他的遗体移交给省红十字会,顺利完成了遗体和眼组织捐献。
女儿:多陪陪他
田忠海因患胃癌,23日13时在家中去世,15分钟后志愿者们就接到了老田亲属打来的电话。因为眼组织的捐献需要在捐献者死后6小时内完成,因此当日医生在田忠海的家中完成了整个捐献过程。担心父亲会“疼”,老田26岁的女儿田梦蝶跪在父亲遗体旁,陪父亲完成捐献。学医的田梦蝶哭着说:“我只想多陪父亲一会儿。”
妻子:曾经反对
田梦蝶告诉记者,父亲去年4月份在病情确诊前,就曾提出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组织,母亲第一时间是反对的,但父亲却一直很坚持,他通过新闻了解到遗体捐献,做出了这个决定。父亲生前就是个热心肠,在他自己的坚持下,最终在今年2月份填写了遗体捐赠自愿书。
遗体捐给医学院用于研究
沈阳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窦伟说,虽然田忠海是癌症患者,不能捐献遗体,但考虑到年龄和没有传染病的事实,他是可以进行眼组织捐献的。”窦伟表示,一对眼组织可以救治失明患者和帮助眼病患者,最多可让5至8人受益,而根据老田的遗愿,当日,他的遗体还捐给了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
记者感言
明年清明节前,田忠海的名字将被镌刻在沈阳市纪念捐献遗体及器官志愿者纪念碑上。事实上,每一个捐赠事件都千差万别,很多捐献者的故事我们也无从了解,记者惟一能够肯定的,就是爱心捐献正成为沈阳的一种风尚,一场场“生命的接力”正在不断上演。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24.03.2015 12:52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