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着火快、毒气多排“第一”
专家详解楼道杂物危害性这五类杂物“榜上有名”
住宅消防大排查
关注清理楼道杂物
新闻回放:本月起,沈阳市开展冬季火灾防控雷霆行动,2月1日前完成对全市居民住宅小区突击清查,尤其是老旧、物业弃管小区将被彻底筛查一遍。
首次见报题目:《沈消防大排查这5方面你家小区有吗?》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杨兴)连日来,随着沈阳市消防部门针对楼道杂物专项整治行动(雷霆行动)的开展,很多楼道杂物存在的隐患被排除。
那么,楼道里的杂物究竟哪几类最危险?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化学专家、消防专家等权威人士,为您详细解析各类杂物的危害排名。
结论显示,有五类杂物危害最大,其中泡沫排名第一。
消防提醒广大市民,自家的楼道里,千万别堆放这几类杂物,否则或许会酿成悲剧。
第一名:泡沫
-代表杂物为保温箱、产品内包装等
泡沫的有机物质种类繁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装海鲜的保温箱、高档酒的内包装等等,这些泡沫中多数含有苯酚、苯、甲醛、乙炔等物质。
多数泡沫易燃烧,起火速度快,这些泡沫制品有的含有甲醛(尿素或苯酚)及一些乙烯的衍生物,可毫无阻碍地燃烧,并且在清除火源后能继续燃烧,包括聚苯乙烯、丙烯、醋酸纤维和聚乙烯。
燃烧的泡沫会产生易燃气体、热、火焰和烟,离开火源后会继续燃烧,泡沫变化状态为熔融滴落,有强烈刺激的甲醛味,这些物质也含有一些致命的有害气体。大多数泡沫燃烧都伴有浓烟。一般情况下,氨基甲酸乙酯在火焰或非火焰的热中会冒出浓烟,几秒钟之内就会使周围能见度变差。燃烧时会产生一种致命气体,而且还有刺激性气体。
第二名:塑料
-代表杂物为饮料瓶、花盆、玩具等
一般来说,塑料燃烧的产物与塑料的种类、碳链上所含基团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就是饮料瓶、花盆、水桶、儿童玩具等塑料制品。
在火灾条件下,塑料燃烧的产物主要有烟雾、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燃烧溶滴。有毒气体包括最主要是一氧化碳、氰化氢,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会燃烧,或许还会爆炸。
此外,塑料种类中,有的还含有氮。这种塑料在燃烧时,能产生一氧化碳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以及剧毒气体氰化氢。而含氯的塑料如聚氯乙烯在火焰中或过分加热时,会产生氯化氢气体,达到中毒浓度,会使人感到难以忍受,直至死亡。而含氟的塑料过分受热时,还会放出氟化氢气体,具有腐蚀性、毒害性。
第三名:橡胶
-代表杂物为鞋、车胎、地垫等
所谓橡胶类杂物,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表物就是鞋、儿童车轮胎、门口的迎宾地垫等。物品不同采用的橡胶种类也就不同,比如牛筋鞋底采用的就是牛筋橡胶,此外还有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等。
专家表示,橡胶中含有硫化剂、增塑剂、各类添加剂、炭黑。橡胶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以及没有充分燃烧的炭黑(燃烧产生的黑烟)。
第四名:涂料
-代表杂物有乳胶漆、油漆、溶剂等
很多家庭在装修完房子后,多少都会剩下一些油漆、乳胶漆等涂料,然后因为家里没地方放,就堆在了楼道里,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表示,以油漆为例,油漆中大部分成分为有机物,燃烧不完全会产生碳,燃烧完全则是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有机物主要为:树脂等成膜物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丁醇、乙二醇乙醚、甲醛等等和部分颜料,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第五名:木制品
-代表杂物为木箱、拖把、木板等
很多市民家在更换新床后,还舍不得处理老旧的木床,于是就拆成木板,堆放在楼道。除了床板,家中常见的还有木质拖把杆、木质整理箱、老式家具等。
专家表示,当这些木制品主要含碳,可能还含有水分和氮硫元素。潮湿的木头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对人体有害,燃烧还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烷类和醇类等有毒气体。-晨报图形隋治
-相关链接
楼道杂物起火
究竟会产生啥危害?
1.燃烧产生的浓烟有毒
在火场里致人死亡的第一杀手不是火,而是烟。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一般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
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
2.放大火灾危害
如果堆放在楼道内的杂物很多,会造成火势的扩大,产生更多的浓烟,增加人员疏散逃生的困难,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形成立体燃烧。
3.阻碍疏散逃生
之前,辽宁消防总队曾做了一个火场逃生实验,分别在同一个居民楼的两个高度相等的单元,从5楼逃生到室外。不同的是,一个单元楼道内堆放了杂物,另一个畅通无阻。
在没有杂物的单元楼道,所有志愿者都逃生到室外,用时29秒18;而在堆有杂物的楼道里逃生,最后一名志愿者跑出楼道用时42秒19,比前者慢了13秒01。
火灾中,每一秒对被困群众的生命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在充满浓烟的楼道里,3秒钟就可能让人昏迷甚至丧生,而13秒的延误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