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30.11.2015  17:13

                                                                                                                                                                                                                                                                                                    北票市扶贫开发局  刘亚涛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扶贫开发已到了转型期,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要求为指导;以贫困群体增加收入为目标,用“三严三实”的精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驻村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做为一名在扶贫战线上工作了近15年的县级扶贫干部,在这十五间,了解了全县区的贫困乡村,走进过千家万户的贫困家庭,看到过贫困户的心酸和无奈,也体会到弱势群体致富后的开心与笑容,农民的纯朴、憨实一次次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在扶贫事业上信心和决心,下面是我对扶贫开发工作中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一、精准扶贫的着力点,要落在“精准”上。如何做到精准?一是要从基层抓起,在贫困村识别贫困户建档立卡是首要任务,这就要依靠村干部怀着为党、为人民的一颗忠心,一颗公平心,按程序、按要求采取村民推荐,村民代表评议筛选出急需扶持的贫困户并公开公示,让百姓清楚,避免村民相互攀比,互不相让的情况发生。二是制定帮扶措施,针对每户不同的贫困类型,是因病、因灾、无劳动能力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措施,安排扶贫项目。三是要有“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政策和决心。贫困户的脱贫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靠他们自己很难摆脱出贫困怪圈,在政策上要有相应的支持办法,不能靠一次性给点钱上个项目就算完成了扶贫任务,要把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做为更重要的点,进行引导、扶持,比如贫困户上了项目买了羊,还要从饲养管理、防疫、销售上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实行“三包”售后服务要跟上做好,这样才能使贫困户真正能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二、精准扶贫要注重教育为先。贫困群体之所以贫困很大一部分是信息闭塞、思想沉旧、观念落后。引导他们如何摆脱畏难情绪,树立健康发展的理念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任务和责任。多方位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扶贫政策、扶贫典型示范、致富信息等增强百姓自我发展的意识。同时,利用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和培训机构、爱心人士等进村入户送爱心搞培训教技术,把新政策、新技术、新观念送到百姓手中,让更多地贫困百姓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只有把百姓的自我发展意识唤醒,使他们真正想干、真干、能干。摒弃等靠要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达到脱贫的目的。

      三、精准扶贫要区别对待。一是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项目致富意愿的贫困户要提高补助标准。项目到户政策的实施虽然照顾了大多数建档立卡户,但补助标准低,相应发展项目的规模、标准都降低了,项目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自然就弱,今年有明年无的现象比较突出,脱贫效果不明显。而高产出高收益的项目也与高投入高风险并存,补助过低,贫困群体无力承担上项目的投入和项目失败的损失。建议对发展项目的贫困户提高相应扶贫资金补助标准或以合作社、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相结合降低市场风险。二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实行一定的保障措施。建档立卡初期很多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和低保边缘户进入了系统,如我市建档立卡为8.9万人,其中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约2.6万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29.2%,近三分之一,对于这部分无力上项目的、给补助也上不了项目的建档立卡户,应与民政部门协调,实施“兜底”保障措施,采取应保尽保的民政政策,努力做到全覆盖,确实不落一户,不丢一人。

精准扶贫也要发展贫困村的公益设施建设。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并不全在于贫困户的发展能力上,还体现在基础设施的落后,出行难、就医难、农田灌溉吃水难也困扰着贫困百姓,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经多村的实地调研,很多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东村到西组一天走不了几户。虽然国家在水利、交通等方面投入也较大,但涉及到村组的却不多,雨雪天出不了门比比皆是,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基础设施比如打井、修路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要杜绝把资金用于村部、文化广场等非生产性设施建设上。

      四、精准扶贫要有更多的人力、财力的支持。一是人力,现有的扶贫队伍县里三五人,乡镇一个人还是兼职干部,严重阻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不符合当前扶贫任务的严峻形势,加强县乡村的扶贫力量,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做到有人干、都会干已刻不容缓。二是财力,目前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以国家、省投入为主并要求市县级相应配套分级投入。做为贫困市县来说,财政状况不是很好,刚性支出还捉襟见肘,哪里有配套分级投入的资金,所以加大国家、省级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势在必行。

共谋小康之路要“多点开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并提出重要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把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要求。扶贫开发工作机遇,扶贫开发工作的春天已来临。以专项扶贫为主线,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培植扶贫济困、爱心助贫的传统美德,让更多地行业,更多地仁人志士关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把更多地政策、物资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投放,携手致富,共同走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