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区 全力打造沈阳振兴发展“领头羊”
今年是辽宁追赶全国发展水平的冲锋之年,沈阳的表现备受关注。沈阳是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龙头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支撑带动作用。沈阳新一届市委审时度势,明确了战略发展方向。
在此沈阳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对浑南区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沈阳未来看浑南”“浑南要成为沈阳振兴发展领头羊”的殷切期望。
振兴大业承前启后,老工业基地振兴继往开来。刚刚胜利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把浑南区确定为沈阳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主战场之一。2017年,浑南区将拼搏进取,合力攻坚,全力抓好“优化环境、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社会转型、改革创新”五项重点工作,力争今后5至10年,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四个千亿产业集群,把浑南建设成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先导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区、沈阳现代化新城区、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
四大千亿集群引领浑南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
一个升级转型的发展台阶已经铺设。2016年12月30日,喜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浑南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这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新布局,浑南区将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力争把沈阳高新区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的创新驱动引领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示范区。
一幅跨越发展的蓝图正在展开。刚刚结束的中共浑南区委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对浑南区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为把浑南建设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而全力奋斗。
一个国际先进的产业格局就此拉开。东北再振兴,沈阳再先行,浑南当先锋。浑南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将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延续、深化、完善发展思路,在今后5至10年,浑南区要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四个千亿产业集群,以此为龙头,引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中国智谷”
打造国际化的产业体系
2016年以来,当人们的目光囿于“新东北现象”的时候,浑南区航天三菱、新松机器人、东软医疗等一批骨干企业产值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为打造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智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总数达到165家。浑南区机器人、IC装备、健康医疗、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产值始终保持正增长,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3%。
民用航空产业,庞巴迪Q400总装项目加速推进,C系列机身、舱门等大部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波音777尾翼翼尖成功交付;信息技术产业,沈阳智慧产业园、中兴大数据研究院等20余个项目相继落户;机器人产业,引进哈工大特种机器人等重大项目10余个,双臂协作机器人等一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IC装备产业,薄膜设备产业化基地建成投入使用,3D闪存PECVD设备研发项目获批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芯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出厂设备突破500台(套)的IC装备企业;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园即将建成投产,兴齐眼药的眼用处方制剂市场占有率挺进全国三甲;健康医疗产业,数字医疗产业园设备产业区主体完工,东软医疗的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跨越发展
推进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争渡争渡,面对未来的发展与挑战,浑南区必须全面抢抓机遇,抢得领先身位。2017年,浑南区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打造“中国智谷”核心框架,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征程,新使命。中共沈阳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扎实推进与实施《打造千亿产业链工作计划》,围绕千亿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要素支撑保障,推进现有园区资源整合和集聚,加强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以产业龙头项目延伸拓展产业链。浑南区在新一年发展当中,要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四大产业,为加快打造千亿规模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抓好电商基地建设,力争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主体封顶,中德产业互联网创新基地项目启动运营,抓好沈阳小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孵化器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传统领域电商普及应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率先实现千亿规模。
民用航空产业以民用航空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促进庞巴迪Q400总装项目尽快落地,推动C系列项目由大部件转包向总装迈进,进一步加大关键装备项目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加快形成整机生产能力。
健康医疗产业以智能化数字医疗设备和远程协同医疗网络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医疗产业园建设,引进国际尖端医疗研发与设备生产项目,大力发展螺旋CT、核磁共振等诊疗和监测设备,着力构建远程协同医疗与“健康云”管理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瞄准疫苗、基因与眼科三大领域,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眼产业园建设运营,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制药企业。
机器人产业以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哈工大特种机器人、华昌达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加快聚集整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加快超算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全力打造东北区域大数据中心。
此外,浑南区还将加快发展IC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建筑等产业,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IC装备产业以IC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增程式电动客车、乘用车和特种车整车生产为重点,大力引进整车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企业。现代建筑产业以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为核心,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园二期建设,不断做大产业规模。
改革创新驱动
在国家高新区中强势崛起
国际国内两个经济战场的态势表明,未来5年,既是浑南区全力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同时也是危险期、考验期。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优势为胜势?2016年以来,浑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标准编制了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了《浑南区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浑南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高新区中强势崛起,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提供战略方向。
创新驱动,薪续火传。作为全国首批、东北唯一的双创示范基地,浑南区正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提供动能。引导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启动运行东北科技大市场,加快沈阳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速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同时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建立健全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优化存量、引进增量。浑南区加快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提供支撑。重点抓好产值总量、增速、税收排名前5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扩张发展;助推规上边缘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晋升规上、获批高企;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条。争取3年内,50家重点企业生产规模实现倍增,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产业链配套项目100个,楼宇项目1000个。
从高地眺望更新的高度,以高端直迈向更高的标准。浑南区正升扬着雄步四海的大气和纵横捭阖的豪情,以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四大千亿产业集群为支撑,正全力打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引领着沈阳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新征程。
推动三大转型把浑南区建设成为“五大强区”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不仅需要加大硬件建设,更需要加大投资、营商等软环境的建设。浑南区将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对标先进地区,对接国际标准,以改革的办法、共同的行动、全面的监督形成推进合力,在全市率先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水平。
坚持对标一流,明确努力方向。对标江苏、厦门等先进地区,精准对接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营商环境实施和评价体系。以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查找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治等环境短板,特别要针对窗口服务质量差、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此建立反馈、整改、评价联动机制。
坚持激发活力,实现共同缔造。倡导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发动企业和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中来。搭建营商环境问题受理服务平台,建立快速反应、高效服务的营商环境改进体系。积极倡导“细节决定成败”工作理念,提升各方面对浑南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坚持监督问责,形成工作合力。实行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制,动员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监督,加强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探索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有效渠道。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反面典型予以公开曝光、严肃问责。
改革激发活力
奠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区
浑南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改革史,创新改革是浑南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2017年,浑南区全面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全区将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培育动力,带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水平编制《沈阳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全力实施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速打造东北地区内陆开放的“桥头堡”。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配置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积极承接本地高校科技成果转移项目;优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加速向浑南聚集;支持组建各类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关联企业信息互通、抱团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破解区内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产业引导基金投入力度,争取政府参股基金达到10支,基金总规模突破20亿元,力争全年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创新类贷款2亿元。
着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施“凤来燕归”工程,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来浑南创新创业。支持国家实验室、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落户浑南,推进沈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等人才基地建设。探索教育合作和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培养符合浑南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发展高端产业
构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今年,浑南区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产业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着力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完善产业链。积极培育健康医疗、新能源汽车、现代建筑等优势产业,推进东软国际数字医疗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米拉国际汽车研发与检测中心、现代建筑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和功能配套企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同时,加快成熟的高科技工业企业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在研发设计、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上下功夫,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壮大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抓好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中德产业互联网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特别是区域性结算中心,打造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构建融合配套、功能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新格局。
提升品位形象
擦亮沈阳现代化新城区
作为“沈阳市现代化建设的窗口”、东北第一个生态城区与生态城区建设的“国家双示范区”,浑南区将按照“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沈阳城市空间格局的要求,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不断增强浑南魅力。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沈阳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发展规划,提高全区规划水平。推进沈阳新南站、奥体钻石山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跨河通道、地铁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实现“一河两岸”交通畅达、无缝对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下管网的开发与改造,加快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平台推广。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城市智能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形成集中执法、力量下沉、强化监管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打造生态名片。抓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抗霾攻坚行动,运用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加大水系治理力度,实施白塔堡河等河流治理工程,打造亲水城区。
提升民生福祉
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必将成为这座城市的百姓之愿、和谐之源、发展之基。浑南区立足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建设,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力打造“星级社区”。优化社区布局,加强社区特别是涉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社区均衡发展。加快简政放权,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推行全科受理服务模式,加大对社区医院、社区金融、社区养老、社区商业、社区警务等服务设施的扶持力度。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开展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努力创建沈阳教育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沈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先行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举办浑南区首届文化节和全民健身体育节。
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困难群体的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乡饮水安全等重大民生工程,在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全力建设平安浑南。坚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抓实领导包案和接访制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城区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发展,大跨越,万水千山。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决策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浑南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浑南区就定能闯关夺隘,把“五大强区”的发展蓝图变成灿烂现实,向人民、向历史交出更合格、更令人满意的答卷。
策划:浑南区委宣传部
撰稿:傅淞岩、林宽
摄影:廉勇
制图:王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