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区宜居乡村建设打造清河美水

17.10.2016  09:33

  10月15日,记者来到浑南区闫家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提高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从看得见的整洁风貌,到不可见的意识观念,浑南区宜居乡村建设正处在上下联动、全民推进的热潮之中。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里的写意田园山水画,正在沈水之南的版图上徐徐展开。

  浑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宜居乡村建设,浑南区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没了踪影。整齐的围墙、宽敞的村路、干净的街道、清澈的河道让人赞不绝口。

  据了解,目前浑南区全区185个行政村,其中纳入宜居建设范围的行政村114个。今年以来,浑南区围绕“农村环境整治”“设施完善提质”“宜居示范创建”三大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浑南实施了村屯道路、边沟建设工程。到2017年,全区全部覆盖黑色路面,完成村内道路改造400公里,新建、维修、改造乡村级公路635公里,修砌边沟68公里;实施了村屯美化亮化,对村屯入口和主要街路两侧围墙统一设计,村庄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实现亮化,修砌围墙16100米,安装路灯3725盏;进行了厕所改造工程,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户内水冲厕所,同时建设公共卫生厕所,安装无害化卫生厕所11177座;建设了给水工程,安装自来水9094户,到目前为止全部实现农村饮用自来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危房改造,改造危房84户;改善农村河道脏、乱、差现状,打造河清水美的农村河道,治理河道长度15230米。

  在农村环境治理工程上,浑南进行了生活垃圾治理,城管局管辖的环卫所直接下到各个功能园区,实现对生活垃圾常态化、制度化管理。进行了污水治理,全面加强街道所在地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建设,新建2座污水处理站,铺设管网11053米;进行了畜禽粪便处理,加强对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粪便还田和资源化利用;改造了村容村貌,进行绿化提升,共栽植树木30000余株。到2017年,将新建30座移动式垃圾中转站和51个村的垃圾收集设施。

  在最关键的宜居示范村建设上,浑南目前已建成3个宜居示范村,64个达标村。预计到2017年将建成5个示范村,对闫家村、王士兰、佟家峪、中华寺、畜牧场5个村进行全方位打造,使其达到“七化”标准,即道路硬化、生态环境净化、村内村外绿化、村庄景观美化、街路广场亮化、公共服务优化、运行管理精细化,其他村全部达标。

  “从一开始,浑南区委区政府对宜居乡村建设就非常重视,把宜居乡村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充分调动了各成员单位积极性和创造性。”说起宜居乡村建设的经验,浑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浑南一直加强质量监管,宜居乡村建设各成员单位、工程监理、村委会齐抓共管,全程监管无死角,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该区还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建设,释放了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能量。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于海 李浩摄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