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布局 浑南迎来工业4.0的“创时代”

06.05.2015  10:2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成一角

  德国工业4.0迅速崛起的秘密,不仅仅在于施耐德、西门子等巨人企业顶天立地,与时俱进地推进产业革命,也在于阿尔卑斯山脉里的众多中小企业身怀绝技,凭借天下驰名的“德国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小零部件,支撑起工业4.0巨大的战略梦想。

  工业4.0推动的是全球全行业的升级换代,亦在形成强者超越、弱者衰微的“马太效应”。而在中国版工业4.0的跟进中,关键的智能设备、装备、工业软件基本上都依靠进口,尤其是90%左右的工业软件和90%的工业机器人,不仅需要依靠进口,而且费用昂贵。

  知者谋时,智者谋势。在工业4.0产业发展中抢先布局,浑南区率先开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的“创时代”,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不断合纵连横,新“生态”不断发展演化,进而形成与传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策源区”,产业链条完善、具有自主产权的智能制造“聚合区”,进而成就既有世界级龙头企业又有“小巨人”企业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顺应国情

  率先形成工业4.0“策源区”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花7年时间,耗费6000万美元造出了“全球最智能的未来私宅”;演员林志颖只要在手机上下指令,就可以轻松操作家里的电器设备。这些工业2.0版本社会中的奢侈梦想,随着浑南区工业4.0产业的崛起,已成可进寻常百姓家中的现实:通过手机的设定,放一曲舒缓优雅的音乐呼唤起床,自动拉开窗帘,空调已经调节到舒适的温度,厨房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电视调到你喜欢的频道,最后送你出门并锁好房门,随后在家收拾好一切……辽宁宜居尚雅科技有限公司携智能家居等智能系统的产品线,成为浑南区工业4.0时代的一个代表、一个注解。

  一叶知春。从一家家企业的迅速成长中,能倾听到浑南区工业4.0产业的脉动和心跳,更能感受到浑南区智能制造万众创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人称之为中国版的“工业4.0”,因为该规划与“德国工业4.0”在重要目标和核心手段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应该看到,“中国制造2025”不等同于“德国工业4.0”,中国和德国在国情、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也决定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走出中国特色。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实现工业4.0路径不同。”有专家如是评价,德国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居多,创新活力较强,整体的创新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体系已很完善,而中国制造业多种所有制、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有。

  “我们的思路是:突破上游、强壮中游、做大下游,建立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系统集成、产业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张书炜说。相比德国,中国的工业4.0发展需要更复杂的战略规划,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这也正是浑南区壮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首要抓手。

   梯次发展

  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聚集区”

  “201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今年3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并预计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5000台,继续居全球之首。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还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预判在前,先声夺人。目前浑南区已经集聚一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的研发与生产企业,既拥有瓦基仓储移动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医疗器械微型机器人、六维康复机器人、轻型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也拥有蓝英工业自动化、高精数控技术、沈阳东大自动化等相关企业。2013年,已经占据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的20%。

  “虽然我们正在形成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但是若干核心零部件还没有实现本地化生产,配套企业基本上都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减速机、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国内暂时突破不了。”张书炜冷静清醒地说。

  实现梯次发展革命,抢占世界制造高端。浑南区立足于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的发展目标,围绕沈阳新松等龙头企业及智造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通过目标项目、优质企业的入驻,真正形成智造企业间的协调发展、互促共赢。同时,以沈阳自动化所为核心,孵化、培育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的良性格局。

  突破国际垄断,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浑南区将在机器人产业基地中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智能制造企业配套进驻,并给予一定方式的扶持和补贴;将总部基地约3.5万平方米楼宇,用于机器人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合适的方式供以新松公司等为主体的经营管理公司使用,对经审查批准入驻的机器人产业孵化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给予扶持;建设机器人博览中心,全力支持检测中心、创新研究院的建设;设立产业高端人才基金,专项用于对高端人才的鼓励。

  实现三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实施全球战略。沈阳机器人产业园着眼全链布局,到2017年实现年销售各类机器人产品1万台套,产值200亿元,培育出全球前五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和3家以上隐形冠军企业,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坐拥发展“风口”

  加快建设万众创新的“示范区”

  “工业4.0决不能只是一句时髦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教授认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变革应以中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互联网哲理,聚集“全球大脑”与“万众智慧”为特征,以两个平台(开源平台和众包)释放全球智慧,促进创新、创业。

  可以预见,在这一进程中,无数传统行业将发生颠覆性重构,产业链和社会分工将重新组织,中国工业版图将重新描绘。

  在万众创新的“风口”上,总有令人艳羡的成长。且让我们来看沈阳梵天的新尝试。4月20日的北京国际机床展上,由沈阳梵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研发的对流层智能管理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打破传统管理平台的运行模式,首次将工业设计延伸向产品智能终端,真正将设备纳入到工厂智能管理环节。这将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传统企业向智能化工厂转型所遇到的困难,是向“工业4.0”的一次大步迈进。

  再看一下迈向“工业4.0”的国际竞逐。2014年年底,《华尔街日报》称,世界上零售业的巨头——亚马逊仓库中的仓储机器人增加至1万台,已成为该巨头实现快速拣货、搬运,进而击败其他零售业的“秘密武器”。如今,辽宁瓦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Waki机器人已经与亚马逊的机器人同步上线。这是一种矮墩墩的新奇装置,从外表上看很像能快速移动的乌龟。它们在仓库中穿梭,将整个货架的服装、电子器件、汽车零件等货物送到专门的包装工作台,使用Waki机器人的分配中心最高可将工作效率提高4倍。

  还让你想不到的是,在人体内工作的“机器人”,能够同步清晰地拍摄人体内肠癌变的情况。这就是沈阳尚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胶囊机器人,它通过内置短焦镜头、发白光二极管、CMOS图像传感器等设备,借助人体消化道的蠕动力在人体内工作13小时,不仅解决了传统内窥镜检查的体感不适问题,还让医生的诊断更加直观、精确。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创”年代。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们去完成从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浑南区不断催化着这个时代的无限激情,每天都在催生新变化,每个月都在孕育新产业,调快了企业的发展时钟,不断推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

  傅淞岩、林宽/文张文魁/摄

 

  编辑: zfw01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