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晚渡”盛景8月底升级再现
4月27日,沈阳市和平区城市管理局关于罗士圈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开标,改造工程预计8月底前完成。这是罗士圈公园继2005年大规模改建后的首次改造,重塑浑河晚渡文化记忆为本次罗士圈公园改造的重点。
罗士圈公园改造注重文化气质
罗士圈公园,位于浑河北岸工农桥和胜利桥间,绵延2.4公里,为浑河北岸最佳休闲、娱乐去处之一。目前的罗士圈公园,存在园建陈旧、文化节点小且孤立、滨水空间风貌单一、活动场地和设施缺乏等问题。此次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围绕构建浑河滨水文化休憩长廊、植入特色林下活动空间、重塑浑河晚渡文化记忆三个方面,实施7项工程,将新建浑河晚渡码头,同时在现存的沈水阁、临风亭、晚钟亭的基础上,新建晚渡亭和忆泊亭。到8月底改造完毕时,“盛京八景”中的“浑河晚渡”景观将得到升级再现,罗士圈公园将成为浑河沿岸最具文化气质的公园。
“浑河晚渡”再现城市文化记忆
原来,早在三百多年前,罗士圈码头已是沈阳最繁华的所在之一,“浑河晚渡”这一著名景观早就闻名遐迩,是沈阳重要的城市记忆。著名民俗、史学专家刘振操说:“罗士圈码头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浑河上最早的码头。300多年前,罗士圈地区人家很少,后来随着码头兴盛,人们相继从关内闯关东来此定居,以致罗士圈地区人口逐渐增多。罗士圈码头漕运,从明清以来,一直是盛京沈阳下辽河、出渤海、赴天津、到烟台、去上海的唯一通道。当时,罗士圈有一个大码头、两个小码头,船只最多时,大小帆船达到上千艘。”
据罗士圈当地人介绍,罗士圈码头岸北,曾是个极其热闹的场所,有说书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有吃食杂货店,有沿街煎饼摊、烧饼摊等各种风味小吃小店排亭,也有人挑、身背、骡驮、驼运等各种运输货场。这里的货物出入,全靠“十里码头”住户。当地住户李大爷告诉记者:“我是看着罗士圈公园一点点变漂亮的,浑河晚渡是历史辉煌的印证,应该好好保存下来。”
沿岸数十万居民受益最大
罗士圈公园的改造,将给附近居民带来什么利好?从地理位置看,罗士圈公园东西纵跨和平区与于洪区,北侧与浑河湾街道、砂山街道、城东湖街道等无缝衔接,现居住在附近的数十万市民,将最直接受益于罗士圈公园改造所带来的环境、休闲、文化功能的提升。
一直关注老沈阳文化的著名作家、剧作家黄世明认为,“浑河晚渡”是所有沈阳人共享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景观。罗士圈公园改造后,更先进更全面的配套设施,将直接提升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浑河晚渡”这一稀缺的文化资源,将极大提升沿岸的区域价值。
记者了解到,附近楼盘阳光100国际新城对罗士圈公园改造作出了迅速反应,计划在即将推出的临河组团凤凰湾体验区设立观景台,为业主打造独享文化特权。该项目副总经理马艺春表示:“早在2005年拿地时,阳光100就关注到了浑河晚渡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依托浑河晚渡打造一座集文化与生态于一体的浑河中心都会。”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王巨华
编辑: zfw04